“除非乡土社区里的地方人才能培养、保留、应用,否则,地方性的任何建设都是没有基础的。”——费孝通《乡土重建》
“老师,打工的人,不是也走出大山了吗?”
一次家访的途中,刚刚读初一的孩子困惑的问了这个问题,在乡村,这是他们从小就常听到的鼓励。我记得深刻,在我第一次走入支教的校园时,透过树荫围墙上粉刷的一句话格外醒目——“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读书改变命运,是中国人对于教育的传统认识。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平民百姓对于读书的最大期望。但在近代城市化的步伐中,走出乡土的学子们,还有旧时文人“落叶归根”回报乡土的意愿吗?对于乡村学子来说,读书的目标应该定为“走出大山”吗?如果城市化是必然的,乡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
“落叶归根”与“回不去的故土”
回望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乡村人才不再返乡并非一个21世纪的问题,早在20世纪初,中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费孝通先生就曾经对相关的现象做过研究。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曾详细的论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人才储备被“抽血”的现象。
对此,费孝通和潘光旦两位先生,曾将915个清朝贡生、举人、进士进行数据方面的统计和分析。这些人中52.5%出自城市,41.16%出身农村,6.34%处于城乡间小市镇。而他们的父辈,已有功名和没有功名的比例,城市是68:32,乡村是64:36。这样的数据表明,在科举时代,乡村人才并未因科举而导致人才流失,且乡土常因出了功名,而得到更多的反馈,在教育上有更大的改进。
城乡生产关系,决定人才流动
科举制度下乡土的人才没有流失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人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在外得势者常反馈乡土。另一方面,则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生产力形态变化导致的。在农业时代,生产力平均在土地上,以土地品质为基准。故而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发迹,终归要落到土地上。而工业时代,生产力在人力和物质集中区域爆发,形成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新形势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劳动力需要到产业区工作,也就是城市。
所以说,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流入是必然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快的一次工业化,40年的时间,我们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历程,数亿人从乡村进入城市,且有更多的流动人口在城乡间徘徊。——过快的速度,让我国的社会转型问题突出,呈现复杂性和叠加性。我们讨论中国的乡村教育,并不能简单横向对比其他国家,而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大背景。
“城市优,乡村劣”的错误价值观
“走出大山”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典型的早期工业时代价值观的口号,其基本的价值评判是:工业好于农业,城市好于乡土。我国这种想法的来源和对于工业化的追求相关,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了150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在2011年才刚刚超过乡村。
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国人受尽科技落后带来的屈辱,于是渐渐从视现代工业为“奇淫巧技”,转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崇尚工业化,崇尚大城市的高阁楼宇。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视科学技术是好事。但对于乡村教育来说,这句口号却等于把问题简单化了,或者说是错误的——因为随着科技发展,技术在乡土的应用,乡土也可以拥有和城市一样的高质量生产力,并带给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水准。
时宜的教育,乡土的未来
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一群人离开哪里,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个人层面,乡村和城市,教育的目的是没有本质差别的。要着眼看未来社会的变化,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尤其是变化迅速的社会。我国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以及信息化的技术革新,许多技术会逐渐从城市辐射到乡村,并在乡土也实现生产力提升,创造更好的乡村产业,而当乡土有足够的优秀工作机会,社区也可以逐渐稳固下来。
关于这一点,城里人可能会觉得乡土贫瘠,但世界也有很多优秀的先例是可以参考的,比如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其日均降水量比我国“干旱”的西北还要少很多很多,但如今却是向欧洲出口农产品的大国。所以,我们可以对未来的乡土有这样的期盼,中国的城市化在未来十年渐渐变缓,乡村的生产效率在技术改良下大幅提升,稳定优质的乡土社区也会渐渐重建——而乡村教育,是实现这些转变的关键因素,因为现在的学童就是乡土未来的主人。
结语:关于时代
在走入乡村之前,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对于这个信息时代的迅速变化,可能会更敏感一些。这里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焦虑——我们的乡村教育仍然停留在旧时代,而新时代奔腾而至,北京深圳的孩子,编程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乡村学校则在纠结于学生玩手机。所以,与其说“走出大山”不妨稍微改一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拥有走向世界的能力吧。
在学生问我“老师,打工的人,不是也走出大山了吗?”时,我想了许久,是这样回答她的:“走出大山这句话的背后,应该是希望学生们能尽可能多学习,毕竟大山里没有高中,更没有远方的大学。读书和打工的差别,可能就像咱们走的这条山路,盲目的走也许走到了断崖,读书如登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便也更能走好自己的路。”
可惜,后来她还是因为家庭原因辍学了。但乡村教育的路,一直是这样,挫折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