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自2016年5月6日上映后,收获了豆瓣评分8.4的高分。但高口碑并没有带来高排片。5月12日晚8点,影片出品人方励在自己微博直播双膝跪地磕头,含泪祈求影院为这部已故优秀导演增加最后一部作品的拍片。
《百鸟朝凤》闯入我的眼帘,毫无例外是也因为方励那一跪。这部毫无大咖明星的片子,讲述的是黄土高坡上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师徒情、父子情。
年幼的游天鸣被父亲逼着学习唢呐,拜著名唢呐匠焦三爷为师。辛勤学艺终于得到师父真传,学会了吹《百鸟朝凤》并继承衣钵。然而时过境迁,受人敬重的唢呐已逐渐无人问津。
岁月变迁,时代的发展,类似于唢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也是起起伏伏。影片从多个细节对比,以及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来强调传统技艺被时间淘汰这个悲哀的故事。
传统技艺的淘汰真的只是时代发展之过么?
影片刚开始,游天鸣去学唢呐,完全是因为父亲的梦想,颇有点让儿子去圆自己的梦的意思。甚至在天鸣初去拜师没有展现出很好的天赋时,他急的用力踢打让他喊出声,证明儿子的嗓子好。为了让唢呐师傅收儿子为徒,极其卑微的去讨好他。
这与后面“天鸣学成归来,他的父亲却冷冷的说学着有什么用,赚不了钱,不如出去打工”这一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足以可见,父亲当初对于唢呐的渴望,并不是出于热爱,而是因为名利。在那时,相较于庄嫁户,吹唢呐是个技术活,手艺人绝对是德高望重的。遇到红白喜事,唢呐师傅演奏都是坐在最中间的太师椅,享受主人家的最高礼遇。甚至他可以自己决定,谁生前做过的成就多,当的起一支“百鸟朝凤”。
同样片中的师傅焦三爷,他对唢呐的坚持,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热爱,我看到更多的是顽固不化,与恪守规矩。他在选择接班人时,没有选有天赋、灵气十足的蓝玉,而是选择老实听话的游天鸣。因为他知道只有天鸣才会老老实实的秉持着“唢呐离口不离手”的规矩。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天鸣的唢呐班难以为继的时候,焦三爷只是固执的认为“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来逼迫天鸣去做所谓的坚持,而完全不考虑徒弟的实际生活情况。
另外在婚礼上一旁的西洋音乐被围观者欢呼,而唢呐匠们被匆匆打发。当这个情节出现在同一画面时,说明唢呐匠已经慢慢失去人心了。师傅不去做变通和创新,只是一味的想用蛮劲去赢回观众,当然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唢呐淘汰已成事实,但其实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可能文化传承并没有像影片表现的那么悲哀。唢呐并不是中国发明的民间乐器,而是在中原700年左右从波斯、阿拉伯传入的。所以事情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相较于随着时间变化,我们所接触的传统还是一成不变的,那才真叫人担心呢!
谈谈我记忆里的唢呐故事
于我而言,唢呐是村里有大事件才出现稀罕物件儿,它的声音总能神奇的将人的感情瞬间聚集。
当然看完《百鸟朝凤》,除以上感受之外,其实也唤醒了我记忆里的唢呐故事。我印象中的唢呐,很短暂,很有劲,略显悲情。
我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应该认为唢呐就是喇叭,鼓着腮帮子吹就是喽!且不从专业角度剖析唢呐和喇叭的区别,对于我这个在童年在农村长大的土妮儿来说,唢呐可是在村里有大事件才出席的稀罕物件儿。
片子里的红白事儿,唢呐都是座上宾。不知道是不是地域风俗的不同,抑或是我那时起唢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我只在老人去世时见过唢呐。
记事起,我最害怕的声音就是唢呐声,那代表着又一个老人离开了。即便已经演奏过很多次了,唢呐师傅们每场都同样的卖力。那个长相略显粗糙的家伙什里传递出来的音乐,总能第一时间唤醒你内心深处的情感。
记得奶奶去世时,算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唢呐师傅的演奏。唢呐末端金黄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奇异炫目的光彩。师傅吹的起劲儿的时候,身体还要不断地左右摇晃,那扩音器也就跟随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形的痕迹。
跟着高亢嘹亮、百转千回的唢呐声,奶奶的一生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出现在脑海里,她的音容笑貌放佛就在眼前。内心悲凉思念的情感瞬间被点燃,当场就想大哭去释放出来。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唢呐的声音好像越来越微弱。若不是这部电影,我想我的记忆里也将它完全抹去了。现在的白事儿上,早已没有了这一方响亮真切的演奏,我记得好像是被叫卖似的大喇叭给代替了。院里拉根弦接上租来的音响,嘿,大伙儿听着也是津津有味呢。
唢呐虽已走下坡,侧面反映农民生活的丰富
从传统文化兴衰方面来说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我切身的感受是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手艺,反映出农民的精神生活并不贫瘠。
倒是随着时间发展,生活条件逐年攀升,手机网路弥漫开来,大家争当低头族,生活也越发无聊。记得村里有个传统娱乐项目叫玩灯,唱戏,还有舞狮子,几年办一次。每一次都是从兴师动众的,从秋末庄稼收好了,就开始着手准备。从排练曲目到舞蹈动作,从表演场地到戏服化妆等等,那忙碌的情景丝毫不比农忙时候差。
我第一次见是在小学,那时我才算开了眼界,平时做农活的粗手粗脚的农民们拉起二胡,演起曲来唱起戏来毫不逊色。摇头摆尾,全身心沉浸投入。还有很多没有见过的乐器,并没有培训班,也没有老师,全凭自个儿兴趣。我想这些已近中年的农民们年轻时才是真正的文艺青年啊。看着他们演奏的模样,我仿佛也看到了忙完农活,或在家门口的草垛上,或在田埂上,拉两曲儿,歇歇手的情景。
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了,那些当年组织排练玩灯的有些老年人已希数离世。一些从小看到大的中年人们也是感叹:这灯怕是玩不起来喽!我想日后应该也很难见着庄稼汉们演奏唱戏舞狮卖力表演了吧!大家的闲时生活多半在做点活赚外快,会享福的打麻将了,而年轻人则在串门儿找无线网中度过了。
在我看来,唢呐退出历史舞台不是孤独的,也不是偶然性的,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科技进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场硬仗,显然现代科技好像更胜一筹。
但其实不然,传统手艺人虽说要坚持心中那一方信念,但其实也要与时俱进,跟着时代发展去变通,如此这般不至于走进死胡同。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色所在,就像如今赵本山的二人转,郭德纲的德云社,如果他们不及时创新,我想这两个传统技艺再好也跟随历史被埋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