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时,我们同学专门就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了讨论。我当时的意见是读书的重在去读,不要限于形式。我当时已感受到电子阅读方式的便携,故而在课堂上主张大家接受电子阅读。
我虽然持这样的看法,可看过的电子书还是屈指可数,在我读过的书中,其比例微乎其微。手机中的电子书有近三百种,但是我很少读。至始至终,我还是醉心于读纸书。当我和一些人谈到电子阅读时,他们中的多数会说电子阅读没有读书的感觉。其实当时在想,读书的感觉到低是什么?难道手中拿着一本书,真的就觉得有意境一些吗?还是自己不想读书,想为此找一个借口?
“午觉后,神清气爽。手捧一卷,坐于宁静之地,不知不觉,黄昏渐致。‘手持书卷伴黄昏’,此乃一快乐也“。这是我在学校自习室渡过几个黄昏后所得到的感受,并且将其列我所有快乐之事的首位。那几个黄昏,我都是独自一人,手持书卷。如果当时是”手持屏幕待黄昏“,我还会有那样快乐的感受吗?但凡能体会到读书之乐的人,都能觉察到“手持书卷”与“手持屏幕”在心理快感上的差别。原因何在?
“何者为心所好读之书?书中句句的话打在心头,如有你胸中意见被作书人先说出,便是。”林语堂先生是这样给好书下定义的,我在读语堂先生的作品时,亦有这样的感受。在我读过的《老子的智慧》、《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这些书中,几乎页页有批注。铅笔、黑笔、红笔,多色相间;其字,时而庄,时而逸,动静结合。如此,便多了一份读书的乐趣。我之所以做批注,皆因书中“句句的话打在心头“,这样使我与作者有一种交流的欲望。做批注,是一种自己内在的交流。虽然”胸中意见被作书人先说出“,但那种如遇知音的喜悦,只有读过这种好书的人才知道。提笔所写,一是在书中留下自己的喜悦,而是与作者分享这份喜悦。
这种喜悦的分享,在电子书中能实现吗?现在的一些电子阅读器有做批注的功能,其设计始终还是想让读者的感受更加接近读纸质书籍。电子产品,是一种虚拟的存在。人精神的寄托,始终需要实体的存在。就像我们过生日,一句生日快乐能让人觉得开心,但是一份生日礼物的意义恐怕就不止这些了。虽然时光逝去,但珍藏的礼物,无疑是对快乐最好的延续。若干年后,我们重新翻开自己年轻时读过的书,在泛黄的纸张上抚摸着昔日的笔迹,那种感觉,就如同看到很多年前收到的生日礼物一样。那些读过的书,那些书中的笔迹,便是给自己的未来所留的快乐。
一本与留声机一同诞生的书,到了今天,这本书可能还能为我们阅读,但是还有谁,愿意用那留声机来听音乐呢?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听音乐,使用过了留声机,磁带、CD唱片、电子播放器。时至今日,还会有多少人用留声机和磁带听音乐呢?二十年后,你手中的iPad,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汉王电纸书,各种各种五花八门的阅读工具,还能使用吗?所以,即便现在的电子阅读器有了接近纸质书籍的效果,但是它的使用年限极短。你在电子屏幕上留下的痕迹,数十年后,便会成为一串串永远不再有人去识别的代码。电子式的阅读方式,能给人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但他终究只是一时的快乐。关掉电源,精神也会随之断电,空虚的感觉永远挥之不去。
电子传播方式的迅速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大众传播方式的发展。但“人类深层次的东西,永远不会再大众传播中产生“,这一论断,就是我大学教授大众传播学的老师告诉我的。我们接受信息的效率真的提高了吗?是的,但是我们在接受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需要花花更多的时间去鉴别信息的虚实。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我们不再像面对书本那样,心怀敬意,稍加斟酌的写上自己的思考。网络中,难见富有思考的理性发言,人云亦云的谩骂之声,堆砌起了中国最为壮阔的言论自由。
我们常常抱怨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却常常忘记自己置身这个时代。时代的浮躁,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造就的。一些学者的人为,是现代传播的方式让人变得浮躁了。如果人心没有浮躁的存在,社会又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浮躁力量。浮躁和欲望一样,是人皆有。我们反对纵欲,但也容不下灭欲,欲望只能节制。浮躁,也是如此。知识能改变一个时代的性格,也能改变一个时代命运。节制浮躁的最好办法,就是少盯着浮躁,多读一点好书。
读什么书?读以翻着的书,读可以写写画画的书,读能触发我们思考的书,读能让我们感受快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