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手从上至下 推顺 任脉(做到全身松透发力);
2,顺时针在腹部上打八卦36圈,以肚脐眼(神阙)为圆心;
3,三指点压穴:a中脘 b神阙 c左天枢 d 右天枢 e关元
注:每穴位点压至2~3分钟时慢慢起,至2/3(恢复正常位置)时之后按压住穴位1~2分钟时慢慢起来至肚子完全恢复状态;
4,抓推大肠,方向从 右下~~~向 右上~横结肠~左上~左下~关元区抓推,做5~6遍;如图示
5,双手交叉叠加压肚子:先让顾客吸气至肚子胀起来,不能瘪下去,然后再慢慢的压肚子,手心劳宫穴放在神阙位置,形成对抗,让顾客照样正常呼吸,做到不让顾客感觉很难受即可,压3分钟;
6,点揉下肢穴位:两侧的 地机,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7,揉拨背部膀胱经在第7胸椎棘突旁边位置,找结节点、痛点重点揉开;
8,捏脊5遍:方向由上至下;
9,意念导引:用双手放在顾客背部臀部至脚底,意念带病气出去。
揉腹的好处:
你说为何要揉腹?那么请问您腹部有赘肉吗?您便秘吗?您肥胖吗?您一直被三高所困扰吗?您的妇科问题反反复复吗?
一、腹诊是如何诊断疾患的: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故气血俱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对人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揉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也可敲打胃经,按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爱出现这种症状的,多是有事儿总闷在心里的人。这种人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或痛、或胀、或腹泻。他的痛点在较深层的地方。
有的人肚子痛点很多,能用“道家八卦揉腹法”揉推开的多是暂时的气结,还有用此法推不开的,通常这是气滞时间很长,已经有瘀血阻滞其中了。这时,可查看痛点压在何经的通路上,只要敲打和按摩大腿上这条经的穴位,就可帮助打通瘀滞。在敲打和按摩时也可同时在腹上痛点针刺或拨罐。
还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的。
还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推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推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时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如再要按西医的倡导,每天喝几千毫升的水来排毒,那就先喝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
二、道家八卦揉腹术适应那些症:
俗话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胃无滓;
意思:要想长生、长寿,肠内必须经常清理,排出。要想不死,肠胃里面不能有渣滓。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道家八卦揉腹术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内科:胃脘疼、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溏泄、腹痛、腹胀、失眠、手足寒凉、中风后遗症等。对肝硬化引起的腹胀有很好消导作用;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儿科:腹泻、便秘、食积、奶积、遗尿、惊风等;
男科:尿频、尿急、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