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指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心理抚养的关键:首先是建立母子的依恋;其次是对六岁前的孩子进行性格培养。
01
青少年,本应该像一株朝气蓬勃阳光四溢的向日葵,散发着青春向上的气息。但是青少年犯罪,却令人痛心疾首。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一个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一般能从其成长的家庭中找到形成的因素。家庭教育并不是对孩子某一阶段的教育,而是要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极易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比如:迷恋网络、旷课逃学、撒谎、打架斗殴、离家出走、顶撞父母、早恋、自杀、严重的还有打群架、抢劫等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家庭教育理念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其一重要研究成果便是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概念。
02
李玫瑾教授指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的关键:首先是建立母子的依恋;其次是对六岁前的孩子进行性格培养。
心理依恋的形成是心理抚养的起始点,依恋必须是一对一的。二次世界大战时很多孤儿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后来发现,在养育院长大的孩子尽管吃饱穿暖,但是他们没有一对一的依恋背景,成年后的他们心理问题很多。所以,一对一的依恋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与健全人格的关键。
孩子依恋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母亲。当一个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偶尔抬头妈妈与妈妈对视;当他蹒跚学步时摔倒了,妈妈把他拥入怀中安慰他;当他想要入睡时,妈妈给他哼着催眠曲,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使他对妈妈产生依恋。
特别是妈妈的声音、气味、抚摸,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比任何玩具都重要。
现在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很快就投入工作了,无比珍贵的与孩子共处的时光交到老人或保姆手中,使得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很难形成。孩子没有稳定可靠的依恋对象,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就会相应降低,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显示不出来,到了青春期就会显示出来,可能就不服大人的管教了。
孩子对父母有情感上的依恋,父母才能发挥心理影响力。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犯罪都能找到童年的心理根源。李枚瑾教授说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的现象。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
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
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无故杀人。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丽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健康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03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母亲就把他送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到孩子上学时再接回父母身边来,会导致孩子和母亲可能会有终生的隔阂。而且孩子在青春期时,很难管教。
如果父母与老人之间有分歧和冲突,孩子可能从心理上很恨父母,源于幼年时缺少对父母的情感依恋。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在孩子早年的付出,让孩子产生依恋的情感。这样一来,父母就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影响力,或者说心理资本、心理控制力。
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心理影响力,那么孩子就很难接受父母的管教。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一般能持续到青春期。
李枚瑾教授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决定犯罪的因素很复杂。她把犯罪分为人格问题和心理障碍两大类。
有人格问题的人,基本上是只要有条件,他随时都会犯罪,重复犯罪。他犯罪是必然的,他的人格障碍是天生的,没有道理。也许父母都很正常,孩子就很坏,父母管不了,为他花多少心血也无法感动他。这种人根本无法形成对他人的依恋情感。这种情况中反社会人格是比较典型的。
更多的情况是这样一种,由于在早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又缺乏正确的性格培养。这类孩子在6岁没有情感依恋对象,6岁至12岁时,无人管教,几乎是自生自灭,那么到18岁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对社会冷漠,残忍,作案可怕。
依恋是在12岁之前,错过了幼儿期的依恋,还有一个弥补的过程,就是小学阶段。毕竟在12岁之前,孩子从生理上和身体上,都没有成年,还很弱小,特别需要身边有亲人的陪伴,所以花时间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等孩子到青春期,父母想陪他,孩子也不让陪了。父母可以白天很忙,但是晚上一定要陪孩子入睡。
最好不要让小孩子上寄宿小学或者幼儿园。那些在战争中受到创伤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学校,由国家抚养。这些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是性格有缺陷,往往自卑封闭。很多孩子都存在情感障碍。尽管在学校环境中,但孩子缺少依恋的对象。
04
一些孩子在青春期是会有一些逃学抽烟等反社会行为,这是否就意味这样的孩子会走向犯罪道路,家长该如何判断呢?
李玫瑾教授说:人在青春期会有一些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反社会人格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社会认定的一些社会准则和习俗,比如小孩不抽烟等,只要孩子故意做相反的,都叫反社会。这里的社会是指社会规则。
人在青春期会有一个探索阶段,故意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到青春期结束就又完全正常了,这叫做反社会行为的自然消退。
家长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是否会走向犯罪道路呢?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视线和身边,有依恋。二是父母本身是正直的人,从观念到行为都不会做坏事。家长只要做到这两点,孩子就不会出大问题。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全部的情感和心血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敌对、甚至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非常老实听话,有一天却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打架斗殴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孩子怎么就因为几句批评就突然跳楼了;还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离家出走;一位离家出走孩子的妈妈曾发出疑问:“前几天我们还一起看电影,怎么不知道为什么就出走了呢?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疼爱孩子,他们还会这样呢?
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种早期心理经历,人的心理问题与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05
家庭结构的健全不等同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的抚养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心理抚养。
孩子成长中需要很多的“爱”,但真正爱孩子的本质不仅仅是给予、满足,不是百般的溺爱与无休止的迁就,更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人生中的幸福与快乐。而是要让孩子在成长中经历一些挫折、打击、痛苦,让他在痛苦中学会克制、忍耐。明白人生中的生离与死别,相遇与分开,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从来都是相伴而来的,没有一个人是一生一世无忧烦的。
心理抚养需要父母亲自抚养,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是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妈妈,然后就是爸爸。
一般情况下,人的长相大多来自于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需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成为孩子的好榜样,给予孩子应有的心理抚养。
作为父母,要乐于学习,不要把教育孩子的学习看做枯燥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得己而为之,而是要当作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只有这样,父母们才能掌握家庭教育的精髓,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心理抚养,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