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时间复杂度的方法有很多,之前我们学过使用递推公式计算时间复杂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递归树来求解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递归树与时间复杂分析
递归树
递归的思想是将大问题不断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如果我们把递归一层一层的分解过程画成图,它其实就是一棵树,这种树就叫做递归树,下面就是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树:
用递归树求解时间复杂度
我将求解时间复杂度的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构建递归树、分析每一层的主要操作(得到每一层的时间复杂度)、分析高度、计算复杂度。
构建递归树
这里用归并排序作为例子,根据归并排序算法的操作,数据每次会被一分为二。我们把归并排序画成递归树:
分析递归层
在归并排序中,将数组一分为二的代价很低,真正耗费时间的操作是merge函数(合并操作),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如果两个数组的数据个数都为 n ,合并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n + n = 2n。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每一个递归层需要耗费的时间复杂度为 n 。
分析高度
经过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归并排序的递归树的高度越为 logn。
计算求复杂度
假设一棵树的高度为 h,用高度 h 乘以每一层的时间消耗 n,就可以得到算法整体的时间复杂度O(n*h)。根据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递归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当然,这种分析方法不一定精确,但是正如之前我们说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主要表示算法随数据量的变化的变化趋势即可,因此分析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几个分析案例
分析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构建递归树
在快速排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如果快速排序的每一次分区都将数据平均分成两份,那么它的时间复杂度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来。那如果我们将每一次的分割比例设置成为 k:1 ,又该怎么计算呢?
分析递归层
快排的过程中,每次分区都要遍历待分区区间的所有数据,所以每一层递归的主要操作就是对数据的遍历操作,操作次数为 n 。
分析高度
快速排序的结束条件是待排序区间的大小为 1 ,也就是说叶子节点中的数据规模是 1 。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最短路径是每次数据规模乘以 1/10 ,最常路径是每次数据规模乘以 9/10,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路径长度:经过计算,可以得到递归树的高度在 最短路径 和 最常路径之间,根据复杂度的大O标识法,我们同一当做logn。
计算复杂度
很简单,复杂度为 O(nlogn)。
你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假设 k=9 ,如果 k 为,99、999 又会是什么情况?没错,只要 k 不随 n 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logn)。
分析求斐波那契数列的时间复杂度
递归树
分析递归层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int f(int n) {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2;
return f(n-1) + f(n-2);
}
你会发现,在每一层的递推中,主要操作是 f(n-1) + f(n-2) 的加法操作。这也就是说,每一层的主要操作来自这个加法操作,如果一层只分解一个函数,复杂度为 1 ,分解两个函数,复杂度为 2...最终可以得到,第 k 层的时间消耗是 2k-1。
分析高度
f(n) = f(n-1) + f(n-2),根据这个公式我们看出每次递归的数据规模都是 -1 或者 -2 ,叶子节点的数据规模为 1 或者 2 。如果每次数据规模都 -1 ,路径长度为 n ;如果每次数据规模 -2 ,路径长度为 n/2。前者是最常路径,后者的最短路径。
计算复杂度
这个例子求解复杂度的方法和之前的例子不同,前面的例子在每一个递归层的复杂度都是 n ,而这个例子的复杂度随着层的深入复杂度也在增加,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 n * k。而是要将每一层的复杂度相加。
假设路径长度为n:所以,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介于 O(2n) 和 O(2n/2) 之间。不论真正的复杂度指数为多少,但是我们已经了解到它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的,这非常高。
分析全排列的时间复杂度
全排列问题:假设有三个数字 1,2,3,它们的全排列有:
1, 2, 3
1, 3, 2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递归树
仔细思考,你可以将这个问题利用递归实现,递归的语言描述是这样的:“n 个数据的排列”问题,就可以分解成 n 个“n-1 个数据的排列”的子问题。
递推公式如下:
假设数组中存储的是1,2, 3...n。
f(1,2,...n) = {最后一位是1, f(n-1)} + {最后一位是2, f(n-1)} +...+{最后一位是n, f(n-1)}。
代码如下:
// 调用方式:
// int[]a = a={1, 2, 3, 4}; printPermutations(a, 4, 4);
// k表示要处理的子数组的数据个数
public void printPermutations(int[] data, int n, int k) {
if (k == 1) {
for (int i = 0; i < n; ++i) {
System.out.print(data[i] + " ");
}
System.out.println();
}
for (int i = 0; i < k; ++i) {
int tmp = data[i];
data[i] = data[k-1];
data[k-1] = tmp;
printPermutations(data, n, k - 1);
tmp = data[i];
data[i] = data[k-1];
data[k-1] = tmp;
}
}
说了那么多,递推树如下:(当然这个递归树不是二叉树)分析递归层
根据给出的递归代码,可以得出主要操作是数据交换操作。
第一层有 1 个节点,节点数据规模为 n,故每个节点需要 n 次交换操作。故该层一共进行 n 次操作;
第二层有 n 个节点,节点数据规模为 n-1,故每个节点需要 n-1 次交换操作。故该层一共进行 n*(n-1) 次操作;
第三层有 n*(n-1) 个节点,节点数据规模为 n-2 ,故每个节点要 n-2 次操作。故该层一共进行 n * (n-1) * (n-2) 次操作。
...
最后一层为要进行 n*(n-1)*...*2 *1 次操作,也就是 n! 次操作。
分析高度
根据递推公式,每一次数据规模 -1 ,所以递归树的高度为 n 。
计算复杂度
最后一层的时间复杂度为 O(n!),所以时间复杂度一定会高于 O(n!);
最后一层的时间复杂度在各层中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可以判定,数据为 n (递归深度也n)的全排列的时间复杂度小于 O(n*n!)。
复杂度计算差不多到这里就可以了,因为 O(n!) 的复杂度是极其去巨大的。
总结
使用递归树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得到递归树:根据递归算法给出的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获得递归树。
对递归层进行分析:分析递推公式和递归函数,明确在一个递归层中,什么操作是最后主要的操作(执行次数最多的操作)。并计算在第 k 层中要进行多少次这样的操作(该层的时间复杂度)。
对递归深度(递归树的高度)的分析:分析递推公式,根据数据规模缩小的趋势可以很容易地算出来。
计算时间复杂度:对每一层的时间复杂度进行累加,所求的和就是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以上就是使用递归树分析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全部内容
注: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我对极客时间app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专栏的总结,我大量引用了其中的代码和截图,如果想要了解具体内容,可以前往极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