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下班路上,我甩甩头、清醒下因乘公交困顿的头脑,向“家”的方向走去。突然,看到公交伙伴——一个学生妹脚步突然轻盈起来,朝一个中年妇女奔去。原来是妈妈早已在路口等待,迎接放学归家的女儿,左手一杯温热的奶茶,右手香喷喷的面包。母女俩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见面时的相视而笑已抵过世间所有美好。
旁观那一瞬美好的自己,放佛看到年少时的自己和母亲,变换了的时空,不变的温暖和慈爱。
小时候自己很胆小,尤其是身边的老人去世后,越发对死亡和自己凭空臆造的危险充满恐惧。初中已开始晚自习,大约晚9点,自习结束。同村的小伙伴约上一起回家,然后在十字路口分手,各回各家。
从十字路口到我家大概距离只有一百来米,可对我来说那段路漫长而且各类“小鬼”当道。那一刻,对我来说,母亲的声音能击退我脑海中各路小鬼。于是,刚和小伙伴分开,我就扯开嗓门大喊一声“妈”。而神奇的是,可能还在半睡半醒的母亲总是能第一时间回应我。那温暖的回应伴我从小村庄走向大城市。
每每回忆起母亲,总是会落下感恩的泪水。母亲美丽、善良、淳朴、坚韧,却遭遇了很多艰辛。母亲所有美好的品质造就了我现在的价值观。
今天,一个好友在朋友圈感慨,大意是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总喜欢赖在父母身旁,听他们聊不完的家常。在他看来,那样的时光珍贵而美好。我和身边很多好友一样,当父母用尽所能教会我们应对这复杂世界的技能时,我们便“无情”的抛下父母,抛下生养自己的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伤痕累累。父母只能期待难得春节与儿女团聚。
当儿女尚在归途中,父母早已站在老地方远望,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同样的路口,同样的父母,只是挺拔变佝偻、青丝变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