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着邓丽君的歌曲的时候,看着沈从文的文字的时候,看着张国荣的电影的时候,我深深感触——有的人死了却以另外一种神圣的方式活着。
而当我再回头看一些日复一日散播负能量的人,或者把生活所有的不如意发泄在别人身上、不愿意去努力和面对生活的人,用极端的方式在抗拒生活,伪装成被全世界遗弃的样子,我才发现还是会有的人活着却“死”了。
——璐霜先生
1
我是听一学生朋友跟我分享的深圳“三和”,这个挑战人类生存消费极限的一个小区域。
后来过去看了看,跟旧社会的感觉差不多,那里很“乱”,在那里仍然能找到20元的住宿,4元的餐饮,几百元就可以远离“人间”很久了,很低的生活成本,以及一群群颓废的年轻人泡在1.5元一小时8元包夜的网吧里,或者在街上睡觉,还有大量”日结“工作,宣称崇尚自由 ,其实是在逃离现实的工作和生活。
从那里走出来的承受不起外面的压力那么大的生活,但是也仍然有很多人在那边”生存“,去寻找原因。大多数认为被世界所遗弃了,被家人遗弃了,又害怕死亡,就选择这样可以逃避现今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学生的儿子是一位博士,听起来真好。
学生说:当时读了大学后,太过于理想化主义了,出来做几份工作都是吃不了苦不了了之。后来想再读研究生去大公司上班。
读了研究生后发现这个社会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用很多理由不去工作,甚至呆在家里一年,谈的对象都跑了,用生命要挟家里让读博士,于是继续读博士躲在学校里面。
现在出来后应聘大公司,大公司嫌弃他拖泥带水,他也受不了气,认为自己学历高学识高。
但是工作很多时候讲究的是经验,这位学生受缚于各种人性的问题以至于成了一个啃老族以及低能博士——薪水太低不愿意,太高能力又不现实,成了高龄待业,甚至有一次我听他说他不想工作。
2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你都快被辞职了,欠的工作还不还》。这篇文章关于拖延症人群引起了很强烈的共鸣和关注。
在这里延伸拖延症人群还会可能是逃避生活症患者,对于生活处于一种懒惰的状态,不愿意去面对自己,不愿意去面对生活,小小挫折就活不下去,不愿意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渴望别人的关怀,过度依赖他人。
我见过被家人说一句就要跳楼的女孩,是这个世界太宽容了吗,导致可以这么任性。
生活不是这样的,生而为人,人就有不同位置上的责任。
3
请记住,勇于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你才会找到存在价值感!
每个人在每个位置上面都会有相对应的责任,正如父母的责任是养育孩子成人,孩子的责任就是给父母适当的关怀和照顾,丈夫的责任是宠爱妻子和照顾家庭,妻子也会有相对应责任。
璐霜的角色论当中,所有的角色看上去不一样,但是实际父母也好,孩子也好,老板也好,员工也好,哥哥也好,妹妹也好,都是一个名称,都是一个角色,实际上都是人,男人女人也是人。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多思考别人,多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勇于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怎么都不逃避。
其实,能做到不逃避基本就已经完美了,只有勇于承担,你才会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些人和事才成为自己,承担意味着成长,成长意味着成为自己,成为自己就意味着拥有最有能量的独立人格。
请记住,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无限的。
人类常常缺乏的思维是:我能做更多什么。反而常常去思考别人只会看我不会什么,我还没有完成什么。
但是去思考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利于去挖掘自己的潜能,自己的无限。这种思维会让你更爱当下,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生活,而益处就是让你成为一个开挂的人。
4
在人的缺陷里面有一点是大多数人都有的 ,就是觉得自己不自由,自己不开心,我说的是“觉得”。
回想你多年前的一个想法和小目标,相信你已经实现了或者获得了,可是仍然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欲望,新的焦虑让你觉得作为员工你是受困的,作为老板你是身不由己的,作为父母你是劳累的,作为孩子你是被父母管的……
不管你在哪,你还是会去给自己找人生的缺陷,其实人生足够完美,缺陷都是自找的。
我们即便在最困境时刻,不能够选择目前的境遇,但是可以选择思想的自由,而这是人类终其一生追求的东西——追求思想自由,实现最大价值。
这并不难,也不是跟金钱物质位置有关,不管你在哪个位置上,你都可以通过享受和尽情去思考当下来实现思想的自由 ,爱自己的每个当下。
5
以前有个25岁的大男孩在我面前,我问他你有信仰吗?他说西班牙人没有很大的信仰,但是他要努力做生意,开公司,我说然后呢,他说买房子,我说然后呢,买很多房子,我说然后呢,旅行看世界,我说你现在没有旅行吗?你也在旅行啊,你也在看世界啊,他说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很久很久后我才跟他说;别说你没有信仰,这不就是你的信仰吗?
我看见那个25岁的大男孩描绘他的柏拉图,你呢?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例如我心中的她,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例如放弃生活的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