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dèng),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lì)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dèng)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cú lái)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chū)蒱(pú),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採。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jiàng hào)駁色,而皆若僂(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雜樹,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他有室名惜抱軒,學者稱他為惜抱先生。他少時家貧而體弱多病,學習刻苦。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進士,歷任山東、湖南副考官。 《四庫全書》館開,任纂修員。不久,請病假辭官還鄉,先後主講梅花、鍾山、紫陽等書院,達四十餘年,所到之處,土子都以能入他門為榮幸。他為了宣揚桐城派主張,使青年便於學習古文,選輯了《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選文七百餘篇。這是現代流傳廣,影響較深的一部古文選本。
姚鼐少年時隨伯父姚範學習經學,以姚範好友劉大櫆為師,學習古文,深受其影響。他發展了方苞、劉大櫆的理論,提出文章要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在學習方法上,主張多讀多做,要從摹仿到自我脫化。姚鼐完成了桐城派完整的理論體系,使這個派別真正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古文流派,他是散文史上一位有較大影響的作家。由於生活經驗所限,他的散文內容較貧乏,偏重形式,寫景文章成就高。作品有《惜抱軒文集》、《九經說》等。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後寫了《登泰山記》,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遊記佳作。經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卻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紹了泰山,敘說了登山經過,描寫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綜述了名勝古蹟。文章既再現了隆冬時節泰山的壯麗景色,又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贊頌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