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片段) :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三种新的思维框架:
1、目标悬置: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
2、能力嫁接:工作和爱好之间是有潜在关联的;
3、特性改造: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选择太多怎么办?
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目标一定要制订的让自己不是那么容易就够着的。
遇到问题,要从多个维度或角度去逐项分析利弊,然后权衡,最终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
目标不要太多,不要太紧凑,不要给自己产生负面的压力或挫败感。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曾经帮同事做过类似的僵局分析,他在之前的工作岗位上一直牢骚满腹,郁郁不欢,又想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换份工作。所以就找我帮他做了一次分析。我记得当时我们就是从“专长”、“发展空间”、“经济压力”、“跳槽的后果”等等方面罗列了一些利弊项,然后逐一比对,选择一方,最终统计结果作为参考选项。整个过程就好比把他所有的想法,主观的也好,客观的也好,都扒拉出来了,利弊各放两个大篮子,每次都只挑出一项的利弊,只保留一方,利或弊。
结果是“离职”,虽然他最终仍然没有按分析的结果做出抉择,但就在前不久,遇到他,却发现还是被迫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说,当时分析的结果其实他是比较认同的,可是因为那个抉择的确比较难,或者说,很多人,在跳出舒适圈的这个动作上,都不会是自发主动地。
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想法太多,或者说就是所谓的目标也太多,所以一方面一直不能真正挖掘出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来说,精力被分散太多了,导致对哪个方向都没有信心,总认为自己经验不够,火候欠缺。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我觉得后面在目标制订上不能犯同样的错,我想通过这段时间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寻找我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或者说能让我觉得乐此不疲,有稳定的成就感,有较高收益率和长半衰期的事情。
另外,在目标的制订上,不会再纠结是否订的太高大上了,要让自己跳出当前的格局,站在外层空间去往内看,或者说站在自己的对面去看自己,对自己要高要求,要让自己一直处于非舒适区。
我通过这一章的阅读,也想在后面找个时间整理一些分析表格,方便以后给别人提供咨询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