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经典著作《孟子·告子下》中,它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让人时时警惕,而后奋斗图强得以生存,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则会让人懈怠慵懒而导致灭亡。
是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天生就好像被老天爷眷顾了一般,从小就很幸运,几乎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坐拥财富无数,可是几乎这种情况都不会维持多久,因为那些人的财富来得太容易了,作为一个胜利者,他们通常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赚钱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所以很少有危机意识,即使有,也不怎么当一回事,结果的结果,便是猝不及防的栽跟头,而很多时候一栽便再也起不来了。
而那些经历过无数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人,他们则更懂得去维护他们来之不易的成功,他们更懂得只有春天的播种才能迎来秋日的丰收,使其持续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所以往往容易得到的东西也更容易失去,只有保持理性的忧患意识,不宠不惊,才能使自己在危机到来之前或者是之后,仍旧立于不败之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像“温水煮青蛙”里面的青蛙一样。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科学家们首先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随即立即奋力从水中跳了出来成功逃生。
而当科学家们将青蛙放入盛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的加热时,结果就又不一样了。
刚开始青蛙在冷水中悠然自得,而当水的温度一点一点的加热,直到青蛙发现忍受不了高温的时候,想要逃生就已经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后被活活煮死在逐渐加热的沸水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舒适环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时刻保持警惕,否则很有可能会一点点的丧失警惕,忽视一点一点接近的危险,从而被危险所吞噬。
而舒适的环境也是最容易被危险潜藏的地方,比如一个过惯了舒适生活的少年,刚踏入社会,面对一天9个小时的常态工作,肯定会感到特别不适应,甚至有些第一天开始就哭爹喊娘,忍受不了,然后早早放弃,而他之所以有这种反常的举动,恰恰就来源于他平时的生活环境,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被社会所接纳,若是不加以改变,那么其走向衰弱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而对于很多这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的人来说,能够在工作9个小时之后正常下班的话,肯定会认为是老天特别给他们的恩赐,他们肯定会感激涕零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乾隆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的丰功伟绩暂且不谈,但是闭关锁国这一举措让中国落后西方文明世界却是不容置疑的,乾隆时期的清朝原本还是世界强国之一的国家,但自从闭关自守之后,无论是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均落后于西方世界,致使中国无法吸引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导致中国与世界严重脱轨,最后被西方列强以蛮横的方式敲开了城门。
那正是那句“我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需与夷人互通有无”导致了清朝的衰败,这正正验证了死于安乐后四个字。
而在我们的现实职场中也是如此,很多公司,每一年总有那么几个月会迎来淡季,这个时候淡季这一两个月公司就会养着一大帮闲人,之所以不裁员那时因为担心淡季过后会不好招工,所以一般都会一如既往的供养着。
而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提升自我,比如上班没事做,闲暇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看看书,或者学习一下崭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时时让自己保持在一个充电的状态,或者在网络上兼兼职,发展一下副职,为将来的退路作准备。
而有些人则是完全放任了自己,没事的时候插科打诨,看看电影,煲煲肥皂剧,甚至百无聊赖的玩起来手游,更有甚者无聊到闷头大睡,虽然说选择的方式都是被允许的,但是这样两种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一个朋友的公司就是这样的,淡季没有事情做,他就自己找事情做,网上学习自媒体,而他的同事则从早到晚游戏巴啦啦打个不停,甚至拉着其他同事一同加入战局。
而结果呢,那一年他们公司的效益实在是不行,淡季过后迎来的是比淡季更淡的所谓旺季,最后他们公司不得已便结束了营业,突然间的失业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恍如晴天霹雳,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绝望,而我的朋友则不一样,他刚好利用那段时间学习了自媒体,刚好自媒体处于红利时期,他很幸运的登上了自媒体那艘大船。
突然的失业不仅没有让他惊慌失措,反而因为他的努力,将自媒体发展成正业,每个月拿到手的稿费远远超过他当时所任职工作的薪资。
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同事们,存款没有,工作又丢了,不得已为了工作而努力找工作,每天生活在焦虑中。
所以作为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该抱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只有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我们才不会沾沾自满,才不会妄自尊大,平时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在逆境来临之时才不会一筹莫展,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更好的站稳自己的脚步,从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