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举家团圆的日子。趁着时光未曾走远 ,来一场散漫的古村落行,感受一下过去慢节奏的行走。
锣鼓喧天,营造了一份浓浓的过年气氛,给这古朴的村落带来了激荡、乐动。
这是一个人为做“古”了的村落,(老家据此地几公里,以前一直没听说过这里藏匿着一个古村落)当地为了旅游事业大手笔的投资,力求将古村落时的盛况几近还原,让人们穿梭在其中深深感受古村、古风、古朴的乡野气。
仿制的古建筑、仿制的小桥流水、仿制的草房子……建造者力求还原一份古旧村落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完全仿制一份古貌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岁月留下的痕迹在这里不存在,有些东西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透出“古”气,不是靠人为能改变的。
大街上,趁热打铁的老人、抚琴说书的老人、喷火的杂耍艺人……都在演绎着那份远去的技艺。现在还能找到几个略通其艺的老人,几多年以后,这些技艺也许只能在图片或回忆里去寻找了……
看着这些普通的物件,诸多回忆纷至沓来,就是那样的织布机,就是那样的小纺车,我曾看着姥姥将弹好的棉花搓成棉条,然后再通过这个小纺车变成线团,一捻一拽之间棉条变成了棉线,听着嗡嗡嗡嗡的声音响起时,就知道谁家的老太太在纺棉花了。然后再将线染色后通过织布机织布,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手工制作老粗布。如今,这些已经已经慢慢失传了!新技艺的改进和诞生,让很多传统老工艺慢慢消失。
各种小吃店准备就绪,就等商家入住了。一样的青黛白墙,却总感觉找不到徜徉古镇时那样的心情。人为的痕迹太重,没有岁月的沉淀和积累,就不会感受到一种古韵。
我慢慢的走在这个去年新建成的古村落里,耳畔响起的是各个摊贩前小发电机的隆隆声,我不禁感叹:这是古村落应该有的吗?
也许筹建这个古村落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怎样才能让它有序的发展下去才是关键吧?梧桐树种上了,能不能引来凤凰呢?这个古村落赖以生存下去的动力在哪里?春节几天,还有些附近的人来逛逛,春节过后呢?谁又会知晓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隐匿着一个古村落呢?也许这些都不是我一个游人应该顾虑的问题。但是,我却并不看好这个地方,也不认为它将来会成为游人如织的名村落。
这次的游记是散乱的,心情也是起伏的!希望我的顾虑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