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组:李丹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6课《比尾巴》,我的说课主要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学情等7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比尾巴》一文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以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活泼俏皮。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辨别生活中不同事物的差异,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不同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二、说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本课的两个课时目标为以下内容:
第一课时目标:
1.认读课文中的十个生字,写会“长、比”两个字。认会三个新的偏旁。
2.把课文读通顺。
第二课时目标:
1.检查复习生字词。写会“巴、把”两个字。
2.学习如何读好问句。根据句式创编对话。
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文本特点是问答式的编排,我将“读好问句”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指导。主要分三步走:问句指导,读好问句,创编对答儿歌。走进情境,读好文中的句式,跳出文本,展开想象,创编句式。
三、说重难点
根据本文的句式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的
教学重点为: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为:创编问答式的儿歌。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读好问句的语气,在学生的参与体验中也进行了随文识字。
四、说学情
我班35人,学生的思维活跃,虽然入学不久,但是已经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敢于表达自己。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说流程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2.朗读指导,读好问句;3.拓展延伸,创编儿歌;4.指导书写。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在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现在我们来个识字比赛吧。看看谁的字词学得好。开火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出示十个生字一起认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复习生字词,加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理解,为读通课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指导,读好问句。
(一)指导朗读第一、二小节。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指导:
第一层次:读通课文,按照顺序说小动物的出场。
第二层次:多种形式对读,读好问句的语气。
第三层次:学生互评,读出自己喜欢的感受。
(二)放手自学三、四小节。
1.指名学生回想读好问句的注意事项,并尝试读第三小节。
2.学生互评后,再读第三小节。
3.小老师上台提问,其他学生对读。
4.同桌拍手读,感受一问一答的句式特点。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本,边读边感悟;然后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及时总结,关注学生在读中的进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一环节重点对如何读好问句进行了指导,学生在模仿老师范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读中也体验到了朗读的快乐。
三、拓展延伸,创编儿歌。
1.简笔画画出燕子的尾巴,引导学生猜测。指名创编对答儿歌。
2.跳出文本,交流小动物其他部位的特点,同时创编对答儿歌。
3.小节: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小动物不仅尾巴有自己的特点,其他部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实我们也是如此,高有高的好处,胖也有胖的可爱,瘦也有瘦的苗条,有的长头发可以梳马尾,短头发看着很精神。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小朋友,包括你们所有的特点。为自己加油。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进一步拓展其他小动物的知识,让学生对小动物充满好奇,既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同时训练了一问一答的句式。
五、指导书写。
1.学习“巴”和“把”。一看结构,二看占位,三看主笔。
2.示范写,学生书空,学生描红临写,对比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将有特点的两个字留在最后。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注意事项,把字写好。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我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动脑、身心愉悦,实现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六、说板书
此次上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小动物的手工画和相应尾巴特点的字卡,前三名小动物和后三名小动物分批出场,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展示了燕子的简笔画,重点以“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创编儿歌。
七、说创新
1.快乐朗读。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各教学环节都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快乐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说话练习中,在朗读、对读中培养语感,从中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音律美、语言美,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
2.素课呈现。
这次的课上没有使用多媒体,通过图画、字卡和简笔画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课件所绑架,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八、说得失
得:
1.学生参与度较高,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问题。
课后调查,学生的参与率在95%左右,35个学生单独被点名回答问题的有33个。我追求的是百分之百参与率,在这一点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为他们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多找到一些自信。比如“公鸡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这类似的简单明了的问题,向学习吃力的同学提问。对于创编对话先是找程度好一点的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再找其他学生模仿创编,同时也确实激发出来学生具有新鲜感的思考。
2.关注学生的发展,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检测生字中两个学生对“谁和最”两个字不熟悉,在后来的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特意再次强调,并把字卡奖励给他们进行板贴。在这样的强化记忆中再认读生字。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说到“谁的嗓子大?”经过点拨这个聪明的学生马上能想到改成“谁的嗓门大?”也让我确实很吃惊。
失:
1.把“目标”精准定位
呈现出来的课堂没有讲完,主要源于课时目标定位不清、环节冗杂,课堂组织效果有待提高。
在设定第二课时目标时为了突出对问句的指导,特意在第一课时只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未重点突出问句的读法。导致第一课时容量小,第二课时目标未完成的结果。
2.把自己“抽离”出来
一节课下来,觉得自己很累。之所以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话多。反思时再翻开我的详案,一个课时的内容近3千字,都是我要说的话。备课的过程中还是太过于在乎环节的设计和衔接。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忽略了老师只需要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即可。
回顾今天的课堂,部分环节指导过度。老师说的再多,学生不实践一切等于白费功夫。特别是在朗读指导的时候,读就可以了,讲太多无任何意义。道理都懂,一上讲台总是不能自己。还是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这节课结束后,我深刻反思:备课要着眼于大语文观,既有整体目标的规划,局部目标又需要精细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尊重教材尊重学生。有得有失的课堂重在反思后的再行动,及时整理总结,找到策略,继续前行。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