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是人类的天性,但这可能不适用于外星人会拜访人类这件事。
预测站在人类看,我们是高纬度生物的创造物
举个例子:网游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只要构建一个虚拟的场景/角色和故事,然后设定了各种打怪和升级的程序,再设置各种各样的角色,让一个个ID带入其中,这就模拟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面各种角色互相斗争/合作,这让很多角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所有角色的命运都是被人类设定好的,谁都逃不了这个虚拟世界的逻辑。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该如何证明人生不是被高维生物虚拟出来的游戏?
马斯克一直认为:人类可能生活在一个被虚拟的计算机场景中,他坚信更高维度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我们的造物主,就像人类也在制造更低维的虚拟世界(网游)一样。
宇宙已存在了近140亿年,而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才不到一万年,从统计学角度看,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很有可能多个维度的文明。
每一个维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个高维生命创造出来的。高维生物是低维生物的造物主,低维生物都被设计好了程序,然后各自运转,这就是低维生物的宿命。
用心感受下人生,是不是总是被宿命包围,它让我们无法挣脱,我们经常讲造化弄人,生死轮回,这种宿命很可能就是被高维文明设定的程序和逻辑。
高维生命看待低维生命,或许就像我们看待一群蚂蚁一样,觉的他们整日忙碌奔波很可怜。
从生物演化看,生物生存的环境和生物的形成角度预测
太阳诞生于宇宙中恒星形成过程的尾声。大多数恒星的形成时间要比太阳要早数十亿年,且大多数类太阳恒星已经耗尽了自身的核燃料,坍缩成了近似地球大小的致密天体——白矮星。最近,我们还得知在所有类太阳恒星中,有半数的宜居带上拥有地球大小的行星。这些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拥有生命诞生的化学基础。
在银河系中,生命的骰子会在与地球相似的数十亿颗行星上投掷,因此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可能非常普遍。倘若确实如此,一些智慧物种的科技发展很可能要领先人类数十亿年。当权衡与人类这样的“低等文明”联系的利弊时,那些高等文明很可能选择避而远之。
想要初步了解人类的外貌,一种合理的方式是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这种行为依赖于一个很寻常的假设,即我们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遗传起源。但是这样的观点或许并不适用于在其他行星上独立起源的生命。
举例来说,在距离我们最近的地外宜居行星——比邻星b(Proxima Centauri b)上,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可能与地球截然不同。尤其是动物可能拥有独特的眼睛,这是为了更好地探测表面温度只有太阳一半的比邻星发出的红外光。
由于比邻星b与其恒星的距离只有日地距离的1/20,我们预计它很可能处于潮汐锁定状态,也就是星球的一面会始终面向恒星,正如月球的一面始终朝向我们。
生活在其永昼和永夜一面的生物可能存在天壤之别,且具有完全不同的睡眠模式。行星表面的植物会演化出吸收红外光的能力,相比于地球上的植物,它们在长波段上会有一个“红色边缘”。
因此,这颗行星上的草很可能暗红色的,而不是绿色。
从科学探索看,外来科技文明和探索生命计划手段需进步
更困难的是预测那些比我们先进数十亿年的文明的科技发展状态。想要搜寻他们,我们不能放过望远镜中的任何异常现象,也不能过于保守而漠视一些意外信号。如果我们的仪器不够灵敏或搜寻技术落后,就不可能发现这些技术信号。
我们基于自身所熟悉的一切来设计搜索外星生命的计划。在无线电通讯和激光技术出现后,我们才开始接收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和激光信号。同样,对外星生命的搜索也伴随着光帆技术而发展。随着新的技术手段出现,我们最终也有可能会找到宇宙中使用这一技术的其他生物。
谨慎对待那些不满足定量科学证据标准的观测轶事
其中就包括一些缺乏证据支持但符合某些规律的阴谋论,或者关于不明飞行物(UFO)的报道,它们的重复性无法考证,因此不满足被确认为可靠科学数据的前提条件。而随着我们的记录设备明显升级,相比于50年前拍下的模糊照片,人们会期盼如今先进的照相机能拍下更清晰的图像,这样才能作为可靠的证据来排除一些合理的怀疑。
但是这些线索总是很少,暗示UFO事件更像是人为造成的假象。为了确保科学上的可靠性,任何有关非自然物的发现必须得到研究证实,或有足够数量的,依照科学流程记录下的同类发现作为佐证。科学证据约束了我们的想象力,但也避免了我们沉迷于那些不靠谱的想法。
比如:费米悖论。显示出了人类的自负,它假设人类在宇宙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现实很可能是人类十分普通,且注定会消亡。为什么银河系的邻居会关心地球上的草有多绿?类似于比邻星的恒星的数量远超类太阳恒星,因此大多数宜居行星表面可能生长着暗红色的草坪。
从外星人看,地球在他们眼里价值很低
对于大多数星际旅行者(眼睛能感知红外线)来说,这样的色彩才更加赏心悦目,正如地球人看待绿草那样。正因如此,在星际旅行代理商的眼中,比邻星b无疑是比地球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地球人在他们眼中可能不值一提,短暂而又脆弱。没有多大价值,你看离了地球,还带着氧气罐。真正的独立太空很难!
我们可以像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那样感慨,为何外星旅行者从未因仰慕我们而来。但更好的方法也许是,想办法与比邻星b上的居民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地球共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