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能做的,只剩等死。”这是12岁的马丁,收到的判决书。
说到现实比电影更残酷时,知酱总想起这个故事。
电影《无名之辈》中,任素汐饰演的女孩高位截瘫,日常无法料理。
片中她故意激怒持枪的歹徒,为了让他们开枪打死她。
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她连自杀都做不到。
而我要讲的故事,更无奈些。
时间回到1988年,南非约翰内斯堡。
12岁的马丁,在一个下午因喉咙不适告假,结果再没能回到学校。
他患上了一种未知疾病:丧失说话的能力,失去用眼神沟通的能力,无法控制身体,最后失去神智。
一年后,医生放弃了他。
他的父母被告知,马丁成了植物人,智力与三个月的婴儿无异。
他说这孩子快死了,“你们把他带回家去吧,让他最后的日子舒服一些。”
家人、朋友,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结束。
但在患病后的第四年,马丁的意识“醒”了过来。
他变成一个“幽灵男孩”,没人知道他的存在。
这一困,前后13年。
外面这层不受控制的肉体,成了他永远逃不出的牢笼。
1
痛苦
这是马丁·皮斯托留斯故事的开始。
灾难发生地毫无预兆。
患病前两年,父母用尽了一切的方法挽留他们挚爱的儿子:
求遍南非所有的医院;
做了无数的检查;
给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专家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
然而毫无用处。
留给马丁父母的,是毫无生气的一具躯壳。
马丁后来辗转疗养院、家,由护工和父母照料。
回想他醒来的那天,一定称得上奇迹。
但在奇迹发生的当下,对马丁来说,却未必幸运。
马丁像个幽灵,能听到看到正发生的任何事。
他看见因无法治愈自己的母亲崩溃绝望,看着她越来越焦躁易怒;
也看见母亲,在又一次与父亲因自己的病争吵后,跑到自己面前,叫嚣着让自己去死。
“你一定要死。”
她看着我慢慢地说:“你必须得死。”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这令马丁绝望,产生深深的负罪感。
在疗养院的日子,同样无能为力。
人们搬运他的身体、决定他的坐姿、挑选他的饮食……
他像个物品,被随意决定生活的一切细节。
而被困这些年,除了与漫长的时间对抗,马丁还要承受他人无端的恶意。
乡下疗养院直到今天仍然出现在马丁的噩梦之中。
“快吃,你这只死猴子。”一名护工尖叫着
我张开嘴,滚烫的食物就被塞了进来。嘴里充满了馊味,喉咙里涌上一股胆汁。我强迫自己咽下去。
“接着来!”“快点儿,你这个废人。再不快点儿就得在这儿过上几个小时了!”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这是马丁回忆中的乡下疗养院。
护工喂食他滚烫的食物,不断用金属勺去捅他的牙齿和喉咙,他没办法抵住呕吐。
护工被他身体的反应所激怒,抽他的脸颊,对着他咆哮,还逼迫他吞下自己呕吐出来的东西。
做完这些后,那名护工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
没有反抗能力的马丁还被残暴地灌肠(指通过肛门引液体灌洗直肠的操作),被迫盯着自己下身的鲜血淌满整个浴缸,将水染成红色。
除了暴力,还有性骚扰。
有的护工将他带到没有人的地方,用手抚摸他的胸膛,用他的脚趾来摩擦自己的器官,还把自己粘液涂抹在他的衣服上。
马丁内心的尖叫就像一面旗子样被风疯狂地鼓吹,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响。
但这巨响全部闷在身体里面,无从释放。
度日如年的马丁,一分钟一分钟地倒数自己还要停留的时间。
即使回了家,他仍处在不安的阴影中,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被送回到那间“地狱”。
然而他没法把一切告知家人。
22岁,患病10年时,马丁曾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当得知要再次回到疗养院时,恐惧和绝望几乎要淹没了他。
他开始流鼻涕,发烧,呕吐。
父母发现后将他送到了医院,X光的结果显示是肺炎。
马丁才不在乎能不能治好,一想到自己就要被送走,他再也无法承受。
他关闭了内心,放弃了挣扎,他的肝肾功能下降,一会昏迷,一会苏醒。
伤害让马丁自我厌弃,只想死去。
2
苏醒
讽刺的是,陌生人创造伤害,也给予希望。
其他人的温暖,把他从死亡的黑洞中拉了回来。
护士们聊天时提到喜欢这个男孩,意识到他的好;
一名护工帮他在肩膀上涂药,防止他的身体长出褥疮;
路上的陌生人经过他时会对他微笑。
最有力的牵引来自于护工维娜。
我感到她用双手击打我疼痛而丑陋的脚,抚摸我的关节,放松僵硬的肌肉。
我不敢相信她愿意触碰我,而她确实这样做了。
这令我认识到,也许我还有一些小小的理由不能完全放弃生命。也许我不像我所想的那样惹人讨厌。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当所有人都被固化思维影响,看不见男孩身体中鲜活的灵魂时,是维娜发现了他的存在。
维娜把他当做一个人,而不是物体。
她对他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她的祖母生病了,她新养了一只小狗,她即将约会一个男孩。
与此同时,她察觉到马丁所有极微小的反应,她将他一系列的微小反应组合成一个整体。
她透过马丁无法控制的身体,看见了马丁的内心。
她可以读懂他的回应!
在维娜得知信息转换器的存在以后,一个想法萌生——这玩意能帮马丁说话。
她将这个主意告诉了马丁的父母,他们决定再试一次。
这一次,父母带着马丁来到了比勒陀利亚大学的沟通中心,做了测试。
他们尽可能用能想到的任何方法:用手触碰感应器、用头触碰遥控器,甚至测试他能不能用自己的眼神来指向屏幕上的符号。
测试结果揭露了马丁的存在。
他可以通过仪器来选择自己想要表达的单词,他可以“说话”了。
这时候,爸爸把电话听筒放到扬声器前,我最后一次按了开关。
“你好。”空洞的电脑说道,“圣诞节快乐。”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那一刻,幽灵男孩复活了。
3
回顾
马丁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身体上的挑战,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他的进步让妈妈感到心惊。
马丁重拾了幼时的电子才能。
他比妈妈更快看懂软件的说明书,他开始学习计算机语言,为护理中心修理电脑,成为了沟通中心的一名员工,为英国的软件公司测试系统。
他的身体因不断使用逐渐变得强壮,坐飞机去各地做演讲,完成了大学的课程,成为南非唯二没有言语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与此同时,被困在肉体中的13年带给他的心灵创伤,开始张开血盆大口。
他没办法分辨出来别人对他的态度,或者说,他失去了感受。
定期去看心理医生成了自救方法。
医生发现,根源在于马丁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多数人都有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们可以摔门、吼叫或者是咒骂。但你只有单词,马丁。你很难表达自己的感觉。”
表达感觉这件事对马丁来说是致命的。
13年来所遭受的非人待遇,都被他关在了记忆深处的潘多拉魔盒中。如果不是刻意的压抑,他绝没有办法坚持到现在。
但这阻碍着鲜活的马丁的成长。
他必须要把自己沉痛的过往亲手打捞上来,正视它们,感受它们,表达它们。
而在马丁生病的几年中,起初是妈妈辞去所有工作在家照顾他。
渐渐的,妈妈绝望了,她接受了儿子离她而去的事实,放弃了他。
她不想让马丁再在家里待着,这令她痛苦。
但马丁的爸爸绝不同意。“马丁是家里的一分子,我不能把他送走,我们必须在一起。”他说。
患小儿麻痹症10年却康复的身边人案例,是爸爸坚持下去的信念。
但保护他的爸爸也有崩溃的时候:
“我用棍子打一头奶牛。”爸爸低低地说道,“而且我还切了它的眼皮。我不记得为什么要这么做了。我真不该这样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
“我意识到从一头奶牛身上得到的反应比我自己的儿子都要多。”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困惑的爸爸坐在马丁的面前,问被困在身体中的儿子:“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你怎么会一年年地坐在这里,一声不吭呢?”
最让马丁害怕的一次,是爸爸带他去海边游泳。
在海水的冲刷中,他的身体完全没办法放松,僵硬得就像一根法棍面包一样。
恐惧摄住了他的心脏,如果爸爸松手,他将会被海浪轻而易举的带走,别无选择,无法反抗。
这些恐惧在他的心中埋下种子,在暗中不断成长。
他永远都对自己的病痛带有负罪感,他觉得自己连累了家人,连累了朋友,给世界带来了麻烦。
因为马丁,这些年家庭牺牲了太多。
为了照顾他,身为机械师的爸爸搁置了自己的理想,非但没得到晋升,还被降职;
妈妈精神崩溃,痛苦疯长,甚至无法控制;
亲戚逐渐疏远,家总笼罩在阴霾之下……
马丁回头审视这一切,他开始理解。
他记起当年妈妈对他说“你必须去死时”,眼里无法忽视的泪水。
也想起,这一切曾让妈妈在某晚试图自杀。
她吃下过量安眠药,躺着等死。
他也相信,去海边游泳那次,爸爸不会松手。
“我在这儿呢,马丁,我看着你呢。我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海水淹没马丁的下半身时,爸爸靠近他说。
如同这个虎背熊腰、留着大胡子的男人,给马丁喂饭、穿衣、洗澡、剪指甲、翻身,照顾他生理需求,多年未变。
而帮助马丁的最大外力,来自他的爱人——乔安娜。
25岁重新学习认字的马丁,语言表达却优美动人。
乔安娜是马丁妹妹的朋友,因为马丁的文字,认识并爱上了他。
胆怯及不确信,让马丁在两个人交往前,写了封长信,上面诚恳的、甚至可以说是残忍地揭开了他身上的伤疤:
不会用刀叉,无法自己进浴室,没办法刮胡子,不会扣扣子,进出厕所都需要帮助。
马丁怀着莫大勇气暴露了自己的所有缺点,等着对面的乔安娜敲下审判的一锤。
命运的缝开了,阳光自然会到来。
乔安娜回答他:
“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在相处的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我内心感到秋天森林里最后一片树叶从书上落下后的宁静。
一生中,我都觉得自己是个负担,她却让我毫无压力。
——马丁·皮斯托留斯(引自书 《失语者》)
4
“奇迹”
幽灵男孩的故事结束了,今天的马丁在继续着他的生活。
他与乔安娜结了婚,两个人住在英国的小公寓中。
他是一名自由网络设计师,工作之外的时间用来操持家务。(比如用扫帚从架子上扫下来面粉,结果覆盖了自己和整个公寓)
他的今天是由多少个奇迹组成的,已经数不清了。
但是这些奇迹真的只是因为幸运才发生的么?马丁只是个坐在原地等着奇迹从天上往下掉的人么?
绝非如此。
除了身边人的照看、陌生人的善意,要是他没有坚韧地守护着希望,彻夜的学习,没有勇敢挖开过去的伤疤,没有诚恳地对待恋人,他不会是现在的他。
奇迹不是等待来的。
时钟滴答作响,彻夜不停。
我们的生活同样在继续,不断出错,不断遇到困难,不断地对现状感到不满。
这实在太常见了。
似乎每个人走在人生的岔路口,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忍受现在的生活,还是改变它。
总有人为了寻求改变的可能性,勇敢地踏入了外面的狂风暴雨之中。
给文章点个赞吧,“如果你是真心想要改变,连老天都会帮你。”
参考文献
[1]Martin Pistorius .Ghost Boy[M].Scotland.Thomas Nelson Publishers.2013-11-12
[2] 'Ghost Boy' Survives Over A Decade Trapped In His Body.NBC Nightly News.2015
[3]Martin Pistorius.My Way Back to Words.TEDxK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