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十四节气灸』是在特定时令节气进行温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致宜”的防治思想。中医医院针灸科定期推出的二十四节气灸,同样的穴位不同的灸疗带给您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要错过哦!
2019年7月7日,我们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以后,暑热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小暑天气炎热,是防治慢性病的好时节。此时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对穴位产生刺激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这也就是中医常说的 “冬病夏治”。
我科除了应用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以外,在以往的三伏天运用三伏灸,已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得到患者一致好评,连续三年效果更好。
主要针对的是各种骨关节痛:颈椎病、腰腿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久咳等;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型胃痛、腹胀、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孕前保健、产后调理等;
保健强身人群:体虚、免疫力低下人群、亚健康人群等。
小暑养生很重要,那么小暑该如何养生?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项
(1)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艾灸有哪些作用,小暑又该艾灸哪些穴位呢?
小暑天气更加炎热了,这个时候的人大都是没有胃口,这主要是暑湿引起的脾胃问题。同时,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在小暑时节艾灸中脘、关元、神阙、气海、命门五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
1、艾灸培补元气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中医上讲艾灸此穴,有清热解火,润肠通便,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神阙: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2、健脾祛湿
艾灸足三里、太白穴能达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足三里:我是分享最多的穴位,是气和血双补的第一大养生穴。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
太白——脾经原穴,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三伏天的开始,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进行艾灸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灸,你准备好了吗?
2019年三伏天,共40天
初伏: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8月20日
中医特色三伏灸灸法
鄂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专业团队按照施灸部位不同推荐各种特色灸疗,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为您制定优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小暑节气
健脾扶阳的黄金时间就此开启啦
利用三伏天再来一个体质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