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我还活着》——对于曾出现过极端想法的人,很难不被这个书名所吸引。没有经历过绝望的人,没有办法理解人为什么会绝望?明明人生那么美好!可是,绝望的恰恰是:人生那么美好,为什么不属于我?
01 万幸,她还活着
每次聚会,她都觉得特别紧张、尴尬和恐惧。别人以为她只是害羞,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样的尴尬并不只是陌生和别扭。置身人群中,害怕和焦虑会使她的身体都变得僵硬,一心只想逃跑。可是,她不敢逃,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心翼翼和焦虑,怕被取笑、被孤立。
不正常的焦虑(后被确诊为: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几度想轻生。后来,为了远离人群,她选择和妈妈一起去做清洁工。万幸,她没有因此放弃自己,通过心理和药物的双重治疗,她慢慢痊愈了。她,就是《万幸我还活着》的作者金叡智。
金叡智的经历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的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安和焦虑,如何正确面对并积极自救是必修的功课。
02 不做谁谁谁,只做自己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各种关于“优秀”的标准,例如:懂事、乖巧、成绩好、会说话、能歌善舞……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个性,大人们总是鼓励孩子合群、外向、积极表现自己,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被迫做着各种迎合大人喜好的孩子,也许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心里早已被种下疾病的种子。一旦那些不正确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常见的焦虑、抑郁、暴躁、恐惧都源于此。
遵循别人的标准,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第二个谁谁谁。而我们,生来就是原创,有自己的标识和特点,成为自己就是最了不起的事。勇敢地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不”,保护自己怎么都不为过。
03 扔掉“病耻感”,重获新生
身材上的不适我们很容易发现,但心理上的不适却很难。哪怕发现自己的不对劲,大多数人也不敢说,因为害怕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因此,只能假装自己没事。
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只是疾病的一种,只要通过积极的治疗,就能减轻或痊愈。可是,由于那些该死的“常识”限制,很多人把“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划上了等号。这些错误的认知,不但让人们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还常常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生病不可耻,无知才可耻。发现自己出现不正常的情绪时,不要恐慌更不要隐瞒,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在可控范围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自我疗愈,一旦超出了可控范围,就积极寻找外界的帮助。
金叡智曾患重度社交焦虑障碍,《万幸我还活着》是她的内心真实独白,是一段治愈自我、重启人生的成长故事。社交恐惧症也许只是小部分人的烦恼,但是心理疾病却是如今社会中的常见问题,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相似的经历。不管如何,不要轻言放弃,活着,才有无限可能。
人生虽难,但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