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吴念真,是在高三语文课上。
教我们高三毕业生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儒雅的中年人,我们都叫他“波波”。“波波”说话很温柔,比女生还温柔,让人有一股如沐春风的感觉。
虽然是高三毕业生,课业繁重,许多老师上课都直接教我们如何做题、如何应付高考。但是,波波不一样,他在讲题的空隙,总是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为我们推荐一些经典名书名人,其中,就有来自台湾的吴念真老先生,和他的《这些人,那些事》
当时的我,由于有一些语文功底,作文写得比同班同学好一点,所以有点自命不凡,像个中二少年。而对文学,则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崇拜感。一听见老师介绍一位叫吴念真的人,还有他这本《这些年,那些事》,就默默的记在心里,竟至今天。
有时候心想,为什么别的作家我都记不住,就只记得这个人的名字呢?
思来想去,原因可能是自己觉得:念真,念真,这名字一念就颇有古韵,煞是好听;也有可能是平日听多了他人念叨的村上,东野圭吾,张爱玲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家,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冷门的作者(其实并不冷门),心里有点发现新大陆似的小雀喜吧。
好了,虽然自己心里一直记挂着吴念真先生的这本《这些人,那些事》,但是说来惭愧,为了应付高考,上大学,直到自己大二,两年过去了,才真正第一次静下心来好好拜读老先生的作品。
而这一读,就不得了了。
书并不厚,我仅仅用了两天就把里面的所有故事读完。一开始读完,只觉得好像在亲耳倾听老先生的口述,跟着他的脚步,慢悠悠地一起走过台湾的百年光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站在每一个主人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开心,一起痛苦;一起大笑,一起辛酸;一起悲哀,一起沉默。我还记得,就在那座看得见火车站的青山上,开出租车的弟弟在车里放毒气自杀。他为他哥哥惹了无穷无尽的麻烦,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是外人眼见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但是,其实在他哥哥的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在逢年过节为哥哥出去应酬,帮打点朋友的好弟弟;是一个哥哥劳累一天回到公寓,为哥哥准备好热腾腾夜宵的好兄弟。谁也不能责备他,也没有资格责备他,他已经尽了一个弟弟的所有义务。就算曾经有过分歧和埋怨,但是骨子里流的,还是兄弟的血,有的,只是浓浓的亲情。(反面教材见曹丕曹植,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
书里感动我的,不止亲情,还有战友情,兄弟情,甚至爱情。犹记得那位开出租车的男人,十几年前他创业失败,曾经的荣华风光不再,公司倒闭,一直恩爱的前女友也被逼离开了他。他本人也为生活所迫,被逼去大马路上为人家开出租车。有一天,他在机场接到了一位客人,这本来是件十分稀松平常的事,结果这位客人的身份却令他大吃一惊:居然是离别多年的前女友!
面对着这位刚从国外回来,浑身光鲜亮丽的前女友,他不敢抬头,压低帽檐,默默地开着出租车。而那个女人似乎也没有发现他,一直在跟别人打电话,其中有女友的妈妈,姐姐,曾经的同学等等,她们聊着她在美国的生活,工作,子女,和即将过来台湾住几天等等的人情琐事。
到了,目的地最终还是到了,我无法用我的言语描述当时的虐心心情,只好用吴先生的原话,摘抄如下:
车子最后停在医院的门口,他说他还在躲避,也在犹豫要不要跟她收费或者打个折什么的,没想到后头的女人忽然出声,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跟他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我所有的状况.......家庭、工作、孩子,告诉你现在的心情、告诉你对过去同事的怀念.......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而你连一声hello都不肯对我说?
唉,不是我不想,而是我没活成你希望的样子,没有脸面见你啊!
心酸之情,莫过于此。
这本书,仿佛凝聚了吴老先生的一生心血,里面有他的故事,也有别人的故事,我相信。它好,就好在它并不批判什么,也不向你灌输什么价值观道德观,它好像一台放在外婆梳妆台上,老式的收音机,慢悠悠地与你述说这些感人的往事。在他们的身上,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还有妈妈,爸爸,外婆,外公等许许多多人的影子,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真实回忆和写照。
旅行途中,总希望有人陪伴。我也一样,第一次离家千里,在深圳读大学,免不了思念家乡,思念妈妈做的饭,思念乡下外公后面田地中的那几株翠绿芥兰。而读这本书,却让我在书中找到了家一样感觉,家一样味道,家一样的温暖。想来应该是岭南,台湾一带人的共同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