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让我们回过头来,检视“我是垃圾”的少年,“我一无是处”的女孩,以及沉迷于网络的少年C。他们都有貌似完整的家庭,那么孩子的状态为何如此呢?
我的评估意见,原因可能和“互动”有关,更具体地说,就是家庭成员间是否有温暖的联结?
这是我经过数千个家庭的谈话经验,并综合大脑发展的知识,给出的合理推测。前面提及孩子成长需要“一来一往”的互动,互动会影响大脑的发展。
当孩子哭了,他需要被抱起来,需要被人呵护,温暖地抚慰。
比如,奶奶抱起哭泣的孩子,说:“宝贝,怎么哭啦?你想奶奶啦?”如果孩子听到后哭得更厉害了,奶奶会说什么呢?奶奶通常会说:“乖,奶奶在这儿,奶奶抱抱。”
奶奶会摇晃着怀中的孩子。孩子的哭声会渐渐地停下来,甚至笑了出来。
奶奶会逗着孩子:“笑啦!宝贝……”孩子一边笑,奶奶一边跟孩子说话。
孩子虽然可能不能完全听懂奶奶在说什么,但是可以从奶奶的神态、动作里接收到奶奶的爱,并且孩子会以微笑、肢体动作回应奶奶。
这就是一来一往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是有爱在传递的。
在健康美好的状态下,照顾者有这样的特质:会拥抱孩子、会专注地与孩子互动、有稳定的情绪,以及充满爱的给予。
孩子在日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是否有时间陪伴,能否专注地陪伴孩子,能否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孩子一来一往地互动,这些地方看似细微,却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关键性的影响。
如果从孩子三岁时,他的父母为了让他听话,就开始大声地吼,表现出不佳的情绪状态,又发表过多的强制性的意见,也不懂陪伴孩子……
在这些状态里往往没有真实的“互动”,即缺乏一来一往的互动,因为父母只要孩子“听话”,却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
如果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而展开了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里,孩子就是没有“好奇”的,只是父母在给孩子讲一个道理,给予孩子一个答案,然后对话就停止了。
整个过程,父母并未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的“冰山”的各层次会是什么状态呢?
那么父母该如何在对话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呢?
举例来说,孩子考试失利,感觉失落悲伤。父亲安慰孩子:“不要难过,下次再加油。”
接下来,孩子的“冰山”的各层次,有没有可能如下:
感受:仍然难过,对自己生气。
观点:认为成绩好才重要。
期待:期望自己再努力。期望父亲别失望。期望父亲为他感到骄傲。
渴望:自己没有价值感,不接纳这样的自己。
自我:自己真没用!自己真糟糕!
当父亲安慰孩子说“不要难过,下次再加油”,这个父亲的表达已经很温暖了,他也很关注孩子了。
但每个孩子的冰山不同,有些孩子仍有可能呈现上面的冰山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牵涉很多层面,其中最重要的层面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被如何对待。
如果父母看重“人”,而非看重“表现”与“成绩”,孩子在家常与父母互动,孩子的渴望层次就会很稳定,他也不会感觉自己“没价值”“自己真没用”。
当听到父亲“不要难过,下次再加油”的安慰时,孩子就会有力量。
如果家庭的互动,都是单一地说理、指责与命令,没有产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息流动,那么当孩子考试失利后听到父亲“不要难过,下次再加油”的安慰,孩子冰山的渴望层次,就有可能是“没有价值感”,而自我的层次,可能是“自己真糟糕”。
所以,孩子之所以会认为“我是个垃圾”“我一无是处”的原因,有了一个线索。
因为过去信息不流通,大家比较愿意相信父母、老师的话,父母、老师的权威相对稳固,且社会秩序亦是如此。
如今的时代,美国专栏作家汤玛斯·佛里曼称为“加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环境是信息大量流通,权威被解构,因此孩子、学生,较之过去都更易反抗,甚至忽略权威存在。
一旦孩子与家人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触及实质的互动,孩子就容易进入社群取暖,或者沉迷网络、影音等虚拟世界。
正因如此,现在作为父母、老师,比过去面临更大的挑战。
社会上的自杀率,逐年攀升;精神疾病与情绪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孩子不服管教,拒学与叛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过去的年代,父母回应孩子是命令、道理与指责,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少见学生出现问题,多半只是潜藏于内在,如今则大不相同。
如今的年代被解构,当孩子脱离了襁褓,有了行动、语言的能力时,家庭的主要照顾者,若是温和稳定的状态,孩子的内在就会相对稳定,孩子行为偏差概率就会较小。
我的观察与归纳:孩子在成长期间,若是主要照顾者偏向说教、命令,或者忽略孩子的感受,缺乏一来一往的温暖互动,孩子出现状况的概率就会偏大。
主要照顾者,若是经常焦虑、烦躁、生气或沮丧,孩子出现状况的概率也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