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继续给学校亲子俱乐部的小朋友们上生命教育课。
“超级比一比”,发现自己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比“长”。孩子们选出自己小组最具“冠军相”的人。
我说:“我们比谁的气最长?”话音未落,第三小组的妹子便“捶胸顿足”,在座位上嘟囔“早知道比这个我就上去,我这个最厉害了。”四个小组的代表站成一排,一起唱“啊”,直到有人唱不下去了。台下的合音,貌似实力更强。“气长有什么好处呢?”孩子们非常踊跃,争先恐后的,为本组争创“小星星”。有的说“肺活量大,所以憋气可以比较久”,有的说“唱歌比较有优势”,还有的说“适合去潜水”……
其次,是比“高”。孩子们基本选派了本组个子最高的孩子。结果我们要比的是“跳得最高”。孩子们都企盼着代表小组出站的小朋友能凯旋而归。 “跳得高,在奥运会比赛里可以赢得金牌”;“跳得高,容易摘到树上的苹果”;“跳得高,可以看得更远”……孩子们的思考与答案是开放的,灵动的,甚至比大人们的答案还要棒得多。
最后一个比的是“大”。孩子们猜测,可能是脚大,也可能是手大,结果我最后来了个“脸大”。一个小哥哥稳操胜券。接着,小朋友努力寻找“脸大的好处”——第一,比较美观,因为脸大,眼睛也大,好看;第二,脸大,脑袋大,脑容量大,所以比较聪明;第三,脸大,皮厚,所以挨打不那么痛;第四,脸大,识别度大,在火灾救援现场容易被发现……孩子们的答案是令人惊喜的,正在纠结脸大的妹子们都可以来孩子们这里寻找到安慰!
边听边演《两株番茄》,找到优点
《两株番茄》是我很喜欢的绘本。按照台湾廖杏娥老师教我们的方法,用戏剧的方式,让孩子们化身高矮番茄,亲身经历高矮番茄的心路历程。孩子们真得很认真,很投入。
学校老师的这波孩子出奇的礼貌乖巧,叫上来表演“园主人走后的故事”的几组,“高番茄”都是很有愧疚地向“矮番茄”道歉、承认错误,而“矮番茄”则是很高兴地原谅了“高番茄”,二者握手言和。不知道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还是某种巧合,再或是我那些亲亲同事在外围观的结果,在曾经经历过的课堂里,有很多表现“正面冲突”的场景,但这儿一个都没有。如若孩子们心中真心如此有爱,那真真是太好了,他们心里早已播下这些善良的种子,未来定会开出美丽的花儿。
用问题启发思维,让特点变成优点
我觉得这一系列生命教育课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提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层层深入,不断启发,打开孩子们的思维,让思考走向深入。
“你觉得‘优点’是什么?”孩子们从长处开始,一直能够说到助人为乐、乐于奉献,说到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帮助自己。
“你喜欢高番茄吗?为什么?”好些孩子说,“我不喜欢,因为他嘲笑了矮番茄。”有小男孩小声说:“如果高番茄道歉了,我就喜欢他。”
“如果你是主人,当你发现高番茄不结果子时,你会怎么做?”可爱的孩子们都说,我们会给他拼命浇水、拼命施肥,还会和它讲话,继续关爱它,让它觉得我们没有放弃它,等待它长出许多果子的时候!我的内心为之一震,这是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啊,可是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却未必做得这么好。家里的那棵小番茄也长得并不如你所想,甚至都不结你想要的“果子”,你会愿意继续拼命浇水、施肥,给予他更多的爱与陪伴,直到它长成自己的模样吗?
“如果这株高番茄就是没办法结果子了,那它还有什么用呢?”孩子们拼命帮助高番茄把它的特点“高”变成“优点”——可以用来做栅栏,可以用来做观赏植物,可以用它的叶子来做树叶画等等。
我们的生活常常都在比来比去,所以我们总是很在乎输赢。其实,“比赢了”可能是刚好那个“特点”派的上用场,“比输了”也不代表这个“特点”不够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特点的价值和好处不是“比较”出来的,而是要看场合、时机,才能适时发挥独特功能和优势。越了解自己的特点,就越能发挥自己特点的优势,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