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妪、逾、咽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3、体会诗人杜甫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感到的深深同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杜甫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感到的深深同情。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了解诗歌背景
1、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他的“三吏”、“三别”。
2、简要诗歌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说明在这之后唐王朝由此由盛转衰。
(二)初读诗歌
1、学生齐读一遍诗歌。提问从形式上可以看出叙事诗有哪些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2、提问:从标题“石壕吏”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什么?(预设:故事发生在石壕村,主角可能是官吏。)
3、提问:诗歌第一句中那个“投宿”的人是谁呢?(预设:诗人)
4、诗人遇到了什么事?(预设:有吏夜捉人)捉的对象是谁?那个人被捉到了吗?(预设:老翁;没有被捉到,他翻墙逃走了)
5、用尽可能精炼的语言概括老妇的致词。(预设:家中男丁去向、家中现状、自清应役河阳)从他的致词里可以看出她怎样的品质?
6、“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句可以删去吗?(预设:不能,侧面描写突出了老妇一家的凄苦)你能猜测一下两人可能说些什么吗?(预设:我一去可能不能回来了,你要照顾好家里人……)
(三)探究主旨
1、文中对官吏的直接描写是哪一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有何作用?(对比鲜明)。除了这处的直接描写,你还能找到哪些内容体现了官吏的残暴吗?(有吏夜捉人)
2、讨论:你觉得老妇的致词是一气呵成的吗?(预设:老妇是在官吏的一步步逼问之下回答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