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默了然 孙漂亮
01
琪好几天没发朋友圈了,沉寂的让人感到好生蹊跷。
以前她可是霸屏的主,各种生活图片,从名车到Logo明显的名牌服饰,包包,口红,家居用品,再配上所谓的感悟,都要发到朋友圈分享。她发圈频次相当密集,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受其打扰,也觉得她过于炫耀。
琪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主要是培训职场新人的,从应聘投递简历到面试技巧,都在她的工作范围内。
琪的特点就是很势利,你看她随时都在发朋友圈,而她愿意点赞的人可不多,除非是老总级别的或者是有用的人,她才愿意及时又热情地点赞。
朋友圈就是这么小,互相加的好友,最终都会发现有交叉认识的。我不大喜欢发朋友圈,一是怕打扰大家,二是觉得没有太值得分享的内容时,不要为了发而发。
我倒不反感爱发朋友圈的人,他们要发,一定是那一刻有感而发,你可以不认同,不点赞,但那总归是别人的感悟,人人有选择发与不发的自由。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某讯发明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最起码的初衷吧。
琪的生活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再加上她做为培训师的角色,时常她都会分享一些案例,有时候她直接说就是她的经历,让人觉得她似乎干过好多牛叉的工作。
看得出来,琪对这份工作很上心也很努力,每次的培训她都尽量穿得光鲜靓丽,准备的材料也貌似丰富,但总觉得欠一点火候。她所谓的大牌着装,也就是几个LOGO而已,根本不是大牌的品质;她准备的资料也仅仅是内容丰富而已,谈不上太高的专业度,举的案例也跟时下明显脱节。
琪就这样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着,很充实的样子。但打第一眼我觉得肯定跟琪成不了朋友,仅仅是朋友圈对她开放而已。
02
我跟琪是在一次给企业做英语培训的活动上认识的。英语讲座结束后,琪主动找我,递过来名片,加了微信。她热情地说,咱们是一路人,我也是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的人,瞧,咱俩的包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情况很多,我的朋友圈的朋友也就随之多了起来,其实加了也鲜有互动,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
有一天琪发来条微信,说看我朋友圈有一套茶具配图,问我是不是某某牌子的。虽然觉得有点唐突,但还是礼貌地回复她,不是那个牌子,那牌子很贵,我的这套只是象而已。琪说她有一套,我说,真好,这个牌子的质地确实好。
琪可能看到了我的认可,就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普及其它牌子的东西,从大衣,日用品,再说到睡衣,护肤品。我耐心地回复着,觉得有点奇怪,不熟的人怎么好这么聊天。
我们大多是普通人,生活都是量力而行,靠辛苦挣的钱,也没必要刻意攀比,去购买超乎自身消费能力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当时我感觉琪的生活很高端,但也非常理解,每个人的消费观不同而已。
随着工作上的多次接触,琪给我的感觉渐渐开始假起来,每次跟我聊的都是她生活如何优渥,老公如何疼她。其实她的这份工作挣的工资少的可怜,她说的所谓牌子也不是真牌子,但她穿在身上自我感觉很良好。
03
后来从别人那里得知,琪的生活和家境其实非常一般,老公就是一般的公务员,家里的父母也退休了,没有外援。因为琪长得不大好看,成家比较晚,老公也是老实人,两人认识时年龄都不小了,基本算是闪婚。
结婚后他们跟公婆住在一起,公婆的钱补贴他们,琪也就有点闲钱买几件,但收入绝对买不来大牌。
琪大学毕业后做过自由职业,后来被这个培训公司录用,因为口才还不错,再加上大学本科学的英文,公司正缺这样的人。
琪工作的地方是女人比较多的地方,难免有些家长里短的事和攀比的事发生,琪自尊心又强,也会杜撰些故事来让别人觉得她的家境还不错。
她开始加了好多人的微信,热心地给她认为有用的人点赞,也尽量显得自己过得跟高级的人一致。可她所认为的有用的人,却从来不给她的朋友圈点赞。她自以为积累起来的人脉,也被她的所谓品味和不合时宜的交谈冲散了。
最近可能琪意识到了这点,不发朋友圈了,也不积极点赞了。但愿她回归一种朴素真实的状态,可能还会有一些朋友愿意跟她交往。因为她并不坏,而是不知道怎么用心,没有把力气花对地方。
我把琪的事讲给死党王小毛,王小毛第一句话就是,你在嫉妒她。天哪,怎么可能,我惊呼。王小毛说,这样装的人你还能把细节都描述下来,可见你是多么想成为她。我不解,王小毛继续说,看到装的人就不要结交,更不要把她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她装,你说,说明你也有点装。
今天的王小毛有点像哲学家,我需要时间消化他这句话。生活中有太多活得吃力的人,我们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走近观察。
今天写下琪的故事,也作为自勉。要做事就不要炫耀,也不要张扬。我们都不必装,因为装的人生不显好。
作者简介:壹默了然,中文天秤女,文字音乐控。孙漂亮,大学英语女老师,文艺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