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干部工作要用“心”
张范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老干部工作者作为特殊的组工干部,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责无旁贷,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常怀恭敬之心,执念换位之心,秉积亲善之心,深存忍辱之心,恒续垂范之心。
常怀恭敬之心。以恭敬之心对待老干部,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美德的具体化,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前提。只有心存恭敬,才会有为老干部搞好服务的热情和动力。老年人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血脉。而老干部又是老年人中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与同龄的老年人相比,他们对党对社会的贡献无疑更大、更突出,理应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厚待。而以恭敬之心,对待老干部,不仅是对老干部工作者的职责要求,而且还是落实老干部待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论政治待遇还是生活待遇的落实,都必须以尊老敬老为前提,没有对老干部起码的恭敬和尊重,其它任何待遇的落实都将被深深地打上折扣。同时,是否有尊老敬老之心,也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格和道德观念的检验,一个没有尊老敬老之心的干部是道德缺失的干部,一个不知尊老敬老的党员是党性不纯的党员,更何况老干部工作者呢?
执念换位之心。换位是沟通、理解的桥梁,以换位之心对待老干部,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换位,才能了解老干部的昨天,洞悉老干部的今天,预知自己的明天。现在社会上有个别人总认为,老干部是昨日黄花,是用不着的人,不但不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反而还要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因此,把老干部看作累赘、包袱。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源主要在于其历史知识的匮乏,在于其党性、德操方面的缺陷,但不作换位思考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没有换位,便无法知道老干部们当年创业的艰辛,无法想象他们当年英姿飒爽、干事创业的风采,更无法理解党中央关于老干部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因为没有换位,便很难体味一个叱咤风云的强势人物,走入弱势群体后巨大心理落差下的苦楚,很难感受一个进入“双高期”的垂垂老者的无奈以及他们对社会、对组织的依赖和期盼,因此也很难产生人之将衰“其言也善”的同情之心、关爱之意。因为没有换位,便不会感知洞察力、分析力皆强的老干部们,看到昔日创业者不受尊重反被冷落,对世风日下的心痛,对党、对人民事业前途命运思考关注的焦虑。因为没有换位,便不会有“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叹,不会有自己终会走向老之已至那天的忧患和危机。而只有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从老干部的角度,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去体味,才能理解此道,感悟此理,体念此情,从而激起为老干部服务的真情实意。
秉持积善之心。积善之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动力。在一些人眼中老干部工作,是一个既清闲而又无所作为的差事,老干部局是一个既没汗水更没有油水的部门。然而当真正深入其中,认真审视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时,才会知道,我们所做的每项工作都有积善积德良谋,都是利老为老的善行,同时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不但传播了党恩政德,而且还为自己耕耘了福德之田、修持了向善之心、拨亮了人性之光。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从事老干部工作,岂不是一种福份,一种造化?古人云“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既然党和人民把我们安排在了这个岗位上,就要秉持积善之心,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不拒善小,不弃跬步,从一个好脸色、一个好声调这些点滴小事做起,积小善而成大德。就要常怀敬老之情,常存爱老之意,常行助老之为,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新机制,为老干部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竭力做好事,千方百计解难事,努力为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以尽责之为,成积善之业。
深存忍辱之心。坚持忍辱之心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条件。老干部局纵然是县市委的工作部门,是一个科级单位,但不是关键部门,不是实力岗位。位之不崇,则言之必轻,且行之无力。实际工作中别人相求的事几乎没有,而求人的事却很多。再加上个别老干部退下来后心理不平衡,有些人甚至易激动,爱计较,动辄便越过老干部局直接找领导或向上级反映,因此常遇不顺心、多有不如意。愈是这样,工作起来就愈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因为老干部工作做好了很简单,不会受表扬,但有一点纰漏,立即变复杂,肯定受批评。因此哪项都得实打实,都得以举轻若重的态度去对待。尤其涉及资金问题时更难,经济欠发达县市甚至举步维艰。这些地方往往历史欠帐较多,对于这些旧帐,按政策早该解决,但真正一“实际”,由于领导和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职责取向不同,加之我们工作方法、协调能力、宣传解释深度的制约,却往往难以办到。这时你绝不能把每个具体环节向上级乃至老干部们合盘托出,把别人推向风口浪尖,置于矛盾漩涡,而必须揽责、揽过。这样的结果又必然招至上级的批评,责备你工作不利;遭到老干部们的抱怨,挖苦你协调无方。面对这样的尴尬,你必须忍辱负重,为了工作而放弃自我,甚至放弃尊严去求人、协调、疏通,以尽量取得领导的支持,得到部门的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保证工作的开展。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如果没有忍辱之心,你的工作便寸步难行。
恒续垂范之心。用垂范之心对待工作,是老干部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践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要求的重要内容。老干部局是老干部工作担纲牵总的部门,在老干部工作方面理应率先垂范。特别在县市级,老干部局作为县市委老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最基层的老干部工作组织,老干部工作网络中自上而下的最后一个结点。在县(市)级规模大点的单位,可能在党委(党组)办公室或人事股挂一块老干部工作股室的牌子,一般单位则连块牌子都没有,一事一任,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因此,在老干部工作上,老干部局的垂范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要体现职责的要求,又要有做给人看,彰显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昭示垂范业内的意念。要做敬老的模范,要带着感情、以儿女之心做工作;要做知老的模范,经常深入到老干部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助老的模范,把老干部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落实好老干部待遇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把老干部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千方百计为老干部搞好服务。从而实现服务和管理全面覆盖,政治和生活待遇全面落实,实际困难和现实需要全面关注,工作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推动老干部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
(《河北老干部工作》2008年第12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