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农耕工业的互联网时代,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关注并重视的话题,说到这里讲一个关于教育普及的小知识点。教育为什么会普及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因为印刷术,使得书可以广泛传播,在过去书是全部手抄的,所以只有贵族,富商,有钱的人家才可以看书得到教育。说回今天的主题,这么多人开始重视教育,但是大家真的懂得如何教育吗。
最近很火的关于香港父母们争先恐后,让孩子们上到好的学校,最后得出结论要赢在子宫这个话题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时间关注的都在外部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怎么取得高分,不能有短板,要上多少个特长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碰上孩子在学校里不乖,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放不下手机,恐怕就更是要崩溃了,但是凡事都要思考基本只让我们放下我们自己的想法关注的事实上,保持正念再来思考一下,究竟教育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怎么面对种种问题呢,接纳了然后呢。
首先举一个最近看到的例子,樊登老师在他的分享会上被一个家长问到,她很苦恼她家的孩子,沉迷在电视,而沉迷是因为家长本人的父亲每天都开着电视24小时的那种。虽然这个女家长试图跟自己的父亲交涉,但是老年人一句,我都这一把年纪了。家长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此,反正老师先是回答了看电视也很好啊,将来可以做一些跟传媒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反正老是提到这位家长说的问题,是语义的想象,恐惧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人的思想。这就像我们常说两个人,坐在一起讨论着自己中了五百万后怎么做最后因为分配不均打起来一样,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可是我们却把它当成发生了一样来看待,继而惶恐焦虑。所以不要把你的想象加在孩子的身上,学会解离。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惧怕出现各种各样周围发生过的问题,我们总想着要防患于未然,看来我们可以从两个阶段入手。
防范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时,一般在五岁前,然后孩子不需要去建立社会性跟其他孩子玩,需要的是跟父母在一起得到,对于周遭的那些跟他同龄的孩子是没有非常深刻的触感的,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他的父母。孩子的前三岁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家长培养以下几个认知。
1.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不同的。
我们总说因材施教,尤其是男生和女生就本身带着极大的不同,男生的发育比女生还慢,所以可能稍晚一年把男生送到学校能不让他有那么大的挫败感。
2.和善而坚定
我们总说,和善而坚定,和善是对孩子和尚,坚定是对自己坚定,你跟他定下的规则就一定要达成,不能因为他的撒泼耍赖而最后妥协。这个过程是在帮她建立一个边界感什么东西是不能做的什么东西是可以做的,作为他的一个监护人,这个是你的权利,而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个边界之内,给予和善,让他自己选择方式方法,建立他的自尊水平。
3.跟孩子说谢谢
《不管教的勇气》一说提到了不批评,不表扬,我们可以理解不批评,但是我们很难理解不表扬,那本书的作者说的是不表扬时,将表扬换成谢谢,有一些是人本能,该做到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跟他说好棒,就比如说他今天好好吃饭了,不用夸他好棒,谢谢他用心吃了妈妈做的食物,如果孩子能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疼的事了。
4.爸爸跟孩子做爸爸做的事情
很多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家庭提款机的作用,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一个孩子缺乏父爱,就会形成成瘾性人格。多陪孩子玩一玩做只有父亲能做到的事情,请往往是家里边最魁梧最壮大的一个人,而孩子最开始可能是害怕这个人的, 但当他发现这个最可怕的人会很和蔼地对待他把他抱起来了在怀里,他会有充足的安全感。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是有勇气去做一些事情,现在领悟到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记得我的爸爸总是把我举得很高很高,喊着坐飞机,我的爸爸常常把我架在脖子上,爸爸总是跟我玩一些男孩子的游戏,用脚把我顶起来,跟我摔跤,夹我的手指,所以在我成年以后,我非常坚韧,我从来不惧怕一些疼痛,都是归功于爸爸的这些陪伴。
5.关注孩子的感受
教育中我们最容易的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摔倒了不疼不疼,起来,对男孩子更是哭什么哭,不许哭。这样的后果是,这个孩子并没有特别坚强,反而他们会忽略别人的感受,有一个测试是拿一些表情图片去学校里让孩子们识别,结果学校里那些小霸王们根本识别不出生气,愤怒,他说我看这个表情挺正常的,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当他打别人的时候,他感受不到对方的感受,不知道对方疼。
解决阶段
我们常听有的人头疼孩子上初中了叛逆的不行,你去问他教育在三岁前就该做好对方还会反驳你,三岁前他知道什么,交给爷爷奶奶就好了,我负责管学习。其实这个阶段隐患往往早已形成,这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共情,关注他的感受,引导
我听过最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故事,陶先生看到一个男生要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及时制止,并叫他三点到办公室。
陶校长三点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孩子被眼前的场景弄懵了。
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
男孩这下更懵了,难道今天做对了?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男孩也跟校长承认道:“校长,我想了想,其实我应该还有更好的解决,我当时太冲动了。”
这时候陶先生更开心了:“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
2.不要因为他是考生而特殊优待,让他只学习
很多时候家里只让关注孩子学习,家务等等都不需要你做,这是错误的,他也是家里的一员,让他有家庭融入感,才是正确的引导
3.培养责任感,好奇心
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是你的孩子,学生。让他拥有责任感,这是他的人生要自己为自己负责,不要拿他和你理想中的孩子做比较,很多时候问题发生我们除了引导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不能也不应该替他做什么处理。不爱学习应该帮他看到学习的趣性,孩子最喜欢做游戏,而如果把学习也能当成一种游戏,他对于学到新的知识很有成就感,对学习上瘾也就慢慢像上瘾游戏一样了
爱不只是一种感受,爱是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