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闹铃响起的时候,我闭着眼伸手拍断,太困了,尤其这种看着就想昏昏欲睡的天气,眯着眼让自己大脑开机。
“噔噔噔噔”,一听就是老大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他急切的声音“二程二程,弟弟弟弟,起床了快点,去医院去医院,今天是沙盘游戏,起床了起床了…”,然后继续“噔噔噔噔噔噔的脚步声…”我赶紧被子捂住头翻了个身“老妈老妈,起床了起床了,今天要去上课快点起床了…”说完又“噔噔噔跑走了”。
伸个懒腰爬起来,眯着眼睛挪到卫生间闭着眼睛刷牙。对,今天是一周一次的复健课程。老大从一年级不服管教,到三年级了,还是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特别容易情绪化。一年级带他去医院检查,说是多动,当时没说用课时治疗,直接让吃药,和学校老师沟通后觉得大可不必,成绩一直还可以,就是坐不住喜欢动来动去,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走神,今年一开学,老师反应了好几次后,还是和先生决定带去医院在看一看,检查结果对比两年前的,确实稳定不少,所以年龄也是治愈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孩子多问了一句能不能不吃药,所以有了每周半天的复健课程,一节沙盘心理两节专注力培养,今天是上周医生答应大儿子可以带弟弟去一起上课的日子,所以他兴奋的想分享给弟弟他不一样的生活。
收拾完小老二也迷迷糊糊的在刷牙,伴随的还是老大叽叽喳喳的催促声,上学可从来没有这么积极的。
早晨七点的高速干道特别堵,四十分钟的路程大概用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才到。一路上碰到四起事故,感觉最近大家伙都很浮躁呢。
对于未来,我一直都喜欢幻想,自己事业稳定、先生生意兴隆、孩子学习快乐、一家人幸福健康。也还好,大方向特别稳定,就是孩子状况百出,也正常吧,人吃五谷杂粮,总有头疼脑热。不知道现在环境问题还是什么,各种奇怪的病多了、科室也变得奇里奇怪。近些年大人们注重抑郁孩子们注重心理,不知不觉中,自小挨打的我们长大了,打我们的老了,而新的花骨朵获得的太多的疼爱,变得既早熟又不懂分寸。可是谁错了呢,生育率大大的降低,孩子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孩子有八个老人加父母的灌溉,孩子无法接受一点挫折,不能接受不满,抗拒别人的指责和拒绝他人的批评。站在老人角度,家里好不容易来个小孩,多爱一点怎么了?站在父母角度,孩子都大了,娶媳妇嫁人了,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多宠一点怎么了?作为父母,自己童年最讨厌的事情肯定不要让孩子经历、自己想要的没玩过的,肯定要满足孩子,有错吗?没有错。
错在哪?可能错在我们没有底线的爱吧,给的和要求不成正比吧,从小的给予不求回报,等到小学大眼瞪小眼,要求多了、条件多了、立刻马上要把从出生就要什么给什么的孩子,变成听话温顺的小绵羊,难,真难。
孩子去和医生上课,我和另一个医生对接本周事宜,登记孩子的改变。结束后我们聊多动,大致上先天因素多,可是如果从小定好规矩至少不会影响学习的,既然影响了,就回想一下,是否孩子小时候在搭积木,你一直端着碗问他吃不吃拿着杯子问他喝不喝?是否孩子在吃饭,你一直逗他说这个讲那个?老祖宗说食不言寝不语到底有没有道理?怎么全然忘记了?好不容易上幼儿园了,有了所谓的规矩,结果又在回来孩子学习或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问他今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和谁干了什么?他的专注力在一点点剥离,直到孩子彻底失去耐心频繁被打断,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你问他为什么坐不住?怎么不听讲?这么不听话以后怎么办?孩子哭你的第一反应就是烦,接着吼他骂他甚至打他,你自己想想,到底孩子错了还是你错了?最后不得不来医院调整,恍然大悟。
一直到孩子上课结束,我还是在回想他的小时候,作为父母确实要反思自己了。孩子的描述和心理愿望呢?好像给他了很多爱,随着上小学要写作业,爸爸妈妈收回了那个爱,只有认真学习才给一点,考得好给的多一点,我可以不要的,反正我要不要他都是爸爸妈妈呀。看着上课纪录,心挺难过,每次跟医生沟通都是强忍泪水,或许是自己太不称职了,或者是一直将自己成人的要求和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用不对等的关系和要求去要求不对等的人,错的一直都不是孩子。
每次课程结束的路上,孩子给我总有吐了一口气的感觉,神清气爽,后面咨询过,因为孩子把心里的难过通过游戏发泄出来了,他毕竟和成人不一样,心里不难过了,便是不同的他展现出来了。
早上凑活吃了一点,打算中午满足他们肯德基的要求,他们兴奋的击掌说最爱妈妈了,妈妈最好了。我不禁想我所期盼的未来不就是现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