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找到精准话题,《推销员之死》尚未读完。这也是一部美国有名的剧作。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关于“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等思想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的剧作不少,至少我读的这三本都是这样。而今的中国,也到处弥漫着这样的气息。一个人是不是有所谓的“出息”,首先得看挣的钱多不多。马云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风向标,朋友圈里有很多的文章用他来鼓励现在的青年奋斗,赚钱。
当一个社会大部分的青年,都向“钱”看齐的时候,以“金钱”为评判标准的时候,是不是代表,我们这个社会多少有了一点点问题?
我不赞成青年人“啃老”不劳动,当然我也不赞成衡量人用是否挣钱很多为标准。
就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弟弟还是“啃老”一族的成员。当时因为收玉米,他在家里干活不好,我爸发脾气将他骂了一顿,他一气之下,进城自己找工作去了。当时没有钱特别焦虑,和他妻子在城里过得也比较艰难。他给我说,那时候找的一个搬家公司,脚不小心被冰箱砸到了,肿的鞋子都穿不进去,拖着脚给人家干活。人家老板都劝他别干了,可是他还坚持工作。
虽然他没有经受多么大的磨难,但当时他的心灵的确经历了一种蜕变。别管是赌气也好,奋发图强也好,他选择了自力更生,我很为他开心。
当一些亲戚询问他的工作情况时,我都告诉他们挺好的。虽然他自身还是有一些小缺点,比如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不知道存钱。爱吃爱玩,还脱不了小孩“贪玩”的本性。几乎所有关心的亲戚都会说,“他能挣钱养活他自己和他一家人就很好了。”
是的,这是我们对他的期望。他做的是搬家公司,靠劳力赚钱,很辛苦。有一次一个人给人从六楼搬家。人家付了五百块钱,他回到家累到虚脱,买了一百多块钱好吃的犒劳自己。
他挣的钱多吗?不多,但是足够养活自己和家人了。最重要的是,他会和爸妈在一起,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不必再为他的生存担忧。
这就是生活,关于小人物的生活。我们这些小人物,既有自身生活的局限性,也有其生活的幸福之处。难道生活不是幸福与痛苦,好与坏的交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