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课程的设计,更多的基于学校的文化自觉。选择学科立场还是儿童立场,体现出更专业与科学的办学追求,很大程度上考量了学校的办学格局。(按照1989年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说,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这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儿童,将“低龄青年”也划入了儿童范围。)
探讨“课程开发”这一主题,总不能回避课程内容选择中的“发展性规定”和“社会性规定”。“发展性规定”恰恰回应了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的理论观点,如果人性是由自己来设计的,它就应该以生长迎接挑战——儿童的成长,不应该过多考虑家长和教师强加的外部教育目的,而是应该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的声音。而当下课程内容中的“社会性规定”太多,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外在要求,对儿童提出的更多是“塑造”、“树人”、“社会需求”等要求,对儿童的生长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以体现儿童立场的课程开发、以学为中心开展的教学设计(千方百计增加互动、交往)、多元评价来真正实现
——满足儿童生长的需要。
——尊重儿童生长的特点。
——善待儿童生长的习惯。
设计开发体现以上儿童生长特点的课程,需要再深入理解以下两条基本常识:
其一是:儿童在成长中。这是一种“从成长是一个过程来看待儿童”的观点。儿童的每一个阶段,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各有不同,需求不同、经验不同,情感上依赖不同…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需要“试错”。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成长驿站,需要停留下来,等待他思考清楚,避开陷阱,主动跨越。
其二是:儿童在关系中。这是一种“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观点。洞察孩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与自己建立关系、与父母、与成年人、与同伴等建立关系、与社会建立关系,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一种什么体验,围绕着他的体验,父母、老师需要与之共情,才能真正理解问题所在。
激进的研究者认为,学校已经过时。现有的基于学科立场的课程,让大多数学校的教与学,就好像“在需要驾驶法拉利的地方行驶马车”,换言之,学校在组织、文化以及认知上的很多方面,已经不符合学生立场、学习立场。
基于学科立场的课程,体现在课堂教与学上,教师低水平的重复,学生低水平的作业:辨识并记忆材料内容、事实,或者名词,或者把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对学习的评价也是强调辨认和记忆信息,以及对材料的解释或分类,对学习的高阶要求——分析、评价、创造和元认知(考量其思维),几乎是缺失的。要求记住、回忆和应用分散的“材料”是因为过去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相对匮乏的时代。而当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实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在走向融合,需要更多的跨界、跨学科人才,然而我们还依然基于学科立场,进行着学科本位的“确定的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将学科内容、事实性知识注入正在等待“灌输”的容器(学生的大脑)中,显然忽视了价值观、技能、情感,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校变成了新的社会控制机构——选拔而不是培养;重视言语——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这一学校最容易认为有价值的智能开发(事实上,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推翻了这个教育教学依据);重视当下的脑发育,而不是发展中的大脑(另外一个事实,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大脑随着年龄还将继续发展)——大脑只记住“有体验”、“有变化”、“有意义”的时间。
所以,基于学科立场设计的课程,带来了不能容忍认知、情感或身份认同上的差异这样的教室文化,强化了学生因为自身差异而被忽视、羞辱、自我贬低等情感,更产生了一种即使不成功也要顺从或适应学校环境的压力,带给儿童必然的对学校的疏离感,对学习的无趣感、麻木感。
信息技术,如果运用恰当,的确会带给更多学生福音——基于儿童自身的天赋、能力、以及生活激情,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量身定做的教育。因此,在家学习,会成为更多人的一种选择。
在反思基于学科立场的课程安排带来的学校“伤人”后,我们如何设计体现儿童立场的课程呢?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观点:教育,还有其他的目的。学校课程并不是只可以用一种方式构想……还有更多其他的视角。体现儿童立场的课程,在价值追求上,是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呵护童心,引导发展。落实在校本的实践中,可以以综合的、主题的融合性、项目化课程开发起步,也可以通过评价体系的重构——督促学习的程序,不是没完没了而严苛的考试,而是用于检测与反馈、修正,并尝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一起,构建共同生长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资料:
1.《读懂孩子》
2.《教育的“正确”之路》
3.《学校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