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 定风波:词牌名。
⑵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 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 吟啸:放声吟咏。
⑺ 芒鞋:草鞋。
⑻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 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 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诗作背景:
作这首词的时候,苏轼46岁,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