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想说的是影视剧中的恋爱和众所周知的成功的创业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
如果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两者都体现了一种类似幸存者偏差的感觉。
初看《逃耻》,很容易看出编剧在男主和女主的感情形成过程中设置了很多障碍,其中不乏女主的主动尝试被男主拒绝,女主又拒绝了男主的主动的情形。这些可以视作是剧情和现实的分岔点。因为作为一部剧,男女主角是确定的,剧作这种形式就限制剧情必须收缩到男女主角之间,所以二人的关系必然会出现缓和和转机。这是一种中心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轴化)的情形。可现实情况却非如此。尽管每个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决定了自己必然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但另一位主角(如果有的话)是谁却不是在剧情发展前就能确定的了。所以人际关系的网状结构实际上决定了去中心化的特点。所以每到事情产生困难时任何一位处在这件事之中的人都可以有多种选择。而这些选择的多样,远非剧作所能涵盖。所以剧作所能表现的只能是多个分叉下的一条路径,虽取自现实,却远不能表现出现实的方方面面。
谷歌也是一样。最近听一期《内核恐慌》的时候聊起了谷歌,进而引发了我对那些成功的创业的新的认识。我们看待谷歌的成功时,难免带入拉里·佩奇或者谢尔盖·布林的视角,看出谷歌的成功是建立在他们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策之上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在这里也无意贬低那些明智的决策在他们取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现在回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远不止谷歌一家公司企图成功,应该说当时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但只有谷歌在一次次的分岔中走到了能够达到一定规模的那条路(至于达到一定规模到成功这一段,就不是分叉这个类比能概括的了。不过不影响前文的推断。)
所以当时分岔处有没有人做出不同于谷歌的选择,当然有。只是现在没人记得他们罢了。所以《逃耻》和谷歌的相似之处是什么,是每一个分叉处都有人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正是某些选择导致的结果让人们只注意到了达成这种结果的路径,甚至把其他路径也存在、也有人走过的事实忽略了。
也许想起这些会有些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