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近刚来的实习生我很喜欢,虽然不是我带,但坐我旁边,我第一个跟他找招呼,这么内向的人主动和新人打招呼还挺难得的,然后他就跟我熟了,这可能跟“印随”效应有点关系。
他每天特勤快,离上班时间还一个多小时就早早地到了,我第二个到,所以,每天早上我俩还能有一段单独的聊天时间,但其实每次并不太想打扰他,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聚精会神了,偶尔念念有词,我就知道他肯定在研究某个问题,我连问个早安都小心翼翼,有时候干脆不说,等他开口。
这股子劲儿跟我刚毕业那会儿很像,上班工作,下班研究工作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在如今的年轻人里已经不多见了,不过我还是会时不时半开玩笑地跟他说“悠着点,年轻人”。
眼看着考核期快结束,在我看来,他肯定能顺利通过,但他似乎感觉没那么乐观,趁一起吃晚饭的时候,他跟我吐露心声。
“我最近老难受了”
“怎么了?”
“师傅(他喊导师叫师傅)交给我的任务没做过,一点头绪都没有,找了好多方法还是不行。”
“有跟你师傅求助吗?”
“有,但他习惯说让我自己想,好像嫌弃我什么都问他似得。”
“我可以理解,问题解决不了是会很难受。”
“最难受的地方还不在这,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我就没时间学习了,感觉自己跟纯碎浪费时间一样。”
“哦,是这样的,不过我建议你,问题搞不定的时候,可以换个思路,或者直接停下来,去做点别的,长时间陷入一件事的时候,思维是会逐渐变慢的,意识也没那么清晰。”
“你说的也是,但是问题没解决总是放不下呀。”
“你可以评估一下,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如果只需要一个小时,那就投入一个小时集中把它搞定,如果一天都弄不好,那又何必在意中间空出一个小时去做别的,这样下来休息或者学习的时间不就有了?”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看过学霸或者明星的日程安排表,从早到晚密密麻麻,然后觉得他们太忙了,但反过来想,一天原来是可以做那么多事情的,如果我们没有去做安排,而是一心扑在一件事上,或者完成一件事之后就不知道干嘛了,消磨掉,这就是我们觉得空虚的原因之一。
可能很多人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是财富,其实对每个人更重要,更实用的东西是时间,能不能安排好时间,利用好时间,或者说,会不会休息,劳逸结合,才是决定每天收获的源头。
如果没有安排,日程表会是这样:
起床—早餐—上班—午休—上班—晚餐—娱乐—睡觉。
经过合理的安排,则可以是这样:
起床—学英语—读书—学习在线课程—上班—午休—上班—晚餐—娱乐—运动—写文章—读书—睡觉。
这两种生活节奏的时长是一样的,但因为颗粒度划分得更细,规划更具体,没有影响正常的事情,却能在中间穿插不少其他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能充实生活,更能对其他主干内容起到调节作用,一直没有眉目的问题,可能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就来了灵感。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当你不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代表它在我们头脑中就停止了,它仍保持着处理信息的状态,这些信息说不定在某个节点就碰撞出火花。
我就经常在闭目养神或者洗澡的时候想到好主意,然后赶紧找笔记记下。
比如,后面还有什么文章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