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到一篇写阿雅新节目《奇遇人生》的文章,里面有一句:“人生就是来这一辈子,如果不用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去一试的话,那你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孟想在一篇文章写到:
不记得是在哪个月的哪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这一生其实没有什么事是非要去做的,也没有什么野心是非要去完成的,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地陪着自己。
无论在哪里,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多么孤独或艰难,都陪着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再进一步,是希望即使是死了,在那个意识转换的过程里,也可以有能力、有觉知地陪着自己。
我想着,如果这一生我有能力让至少一个人得到无条件的爱,那么这个人首先就是我自己。而借由这样的过程,一个我将获得无条件的爱,另一个我将学会如何无条件地去爱。对我来说,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决意用一生去学习,去实践的。
这个月来里海出差,今天是最后一天。曾经我一个人在此地呆了近一年,接着被公司调往有河的城市。这次来,每天凌晨海边跑步,心想,是不是该换个工作来这里每天与海相伴?很快机会就来临,公司通知我,有一个新的岗位需要我来里海工作。
听起来很诱人,一个人在海边租个房子,工作之外会有许多时间读书写作、跑步、读英语。可是我的内在抗拒,把这件事告诉几个朋友,都建议我接受。
读到上面那些话后,提笔给领导写了回复,拒绝新的岗位。
从来都是一个任性的人,到了一定年纪,更要遵循自己的内心。
周小宽说:
生命力就是不那么现实。
去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事事都以现实最优结果,为考量去制定战略战术,
去用心感受你的情感,而不是事事都以现实最优结果为考量去规划你应该情归何处,
去任性地活一下,做一些没有那么有目的性的事情,只为了自己想做而做......
这样,你就不再是一台看似活着但早以被现实程序设定好的精密计算出各种选择结果的机器。
你会干一些傻事,你才是个人了。
这次到里海,第一天就知道很快离开,对这片海,对身边的人,都带着一种“截止日期”的心情。这次工作同事相处非常愉快,每天清晨3个人都去海边锻炼,一起做饭、一起工作,给她们讲我学的一些心理学内容。
今晚我将离开,海边风很大,坐在礁石上看着波浪一浪一浪打过来。如果我不接受新工作,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看里海。中午朋友做好饭,给我送行,打了三次电话都说饭没好,去了一看,他花一个半小时做了一道水煮肉片。问为嘛这么久,他说一般的菜你都会做啊,要做一个你不会的。我吃巨辣的菜会拉肚子,但是我还是将这道费时一个半小时做出来的超级辣的菜吃了很多。如果我不选择新岗位,这顿饭大概是我跟这位朋友吃的最后一次饭。
饭后三小时,我拒绝了新岗位。跟这片海,这里遇到的人,真的是最后一天相聚。
带着截止日期过活,人会变得不同。该生气的,不生气了;要计较的,不计较了。取消了一个饭局,对方气呼呼地发来语音。我可以不理会,我知道他生气的并不是我取消了饭局。世界是投射的游戏场,如果你对某人不开心,大体是你对他她投射了“不被认同、不被接纳”等等、等等。
陶子退出了日更群,担心我觉得她不上进,用了一个很损的词儿“烂泥扶不上墙”。我根本不会这么想,身为朋友,我只希望她按自己的心意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想做的事。因为,我从来都是这么要求自己。
人生就是来这一辈子,如果不用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去一试的话,那你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是啊,所以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好,我自己觉得不好,我也会拒绝。
为这样的我自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