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营生活以及战士思乡之情为主要题材的一类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边塞诗的身影,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景色变换,抒发了戍役军士浓浓的思归之情,到汉代,有我们熟悉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表达了思妇对于远行丈夫的思念。而边塞诗的繁荣鼎盛,则是盛唐年代了。
唐朝国立空前强大,早期连年对外征战、开疆拓土,域外之人称李世民“天可汗”,一时风头无两。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战乱。但不管是风光的“当年”还是落魄的“后来”,边塞战事从未止息。
国力强的时候,开疆拓土要打仗,打出功业威名。国力不济的时候,戍守边疆也要打仗,这是保家卫国奋起反击。百姓不爱打仗,所以关心现实的杜甫写了《三吏》《三别》,记述了被迫亲人离别、应征入伍的故事和惨状,但战争同样也激发了无数热血男儿的拳拳之心,于是边塞诗成了唐诗你一个特别的类目。
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大多有过戎马生涯。王昌龄二十多岁时投笔从戎,亲赴边塞;岑参入仕后两次出塞;高适更是在边塞度过了十多年的官宦生涯,曾在哥舒翰幕府任职,身在镇守边关的第一线。来到边塞的人多了,体验过边塞生活的人多了,书写传唱的人多了,边塞诗自然而然也就盛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