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晃脑,朗朗书声,先生背着一把戒尺,立在一侧……这是过去私塾学校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戒尺,作为过去教书先生手中的一大利器,现四川一小学也把它请进了现代课堂。上课前令老师捧尺,学生行礼,以弘扬尊师敬师之风气。
不少人称赞其极大地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教育立人的理念。
然,仅仅这样一把戒尺,请进课堂,就能让传统文化回归了吗?
如今,“传统文化”成为热词,在这样的流行趋势下为了哗众取宠,或一时作秀,奉一把戒尺入课堂。在形式上走这么一遭,今天迎完戒尺,明天就发愤忘食,后天呢?
要不吸纳背后的勤学,尊师,仰圣贤的精神,只见着这戒尺入课堂的表面功夫,后天恐怕又是敷衍塞责,不思进取,最终虎头蛇尾。这只能算是传统教育一次质量不高的短暂复活,中看不中用的。
倘使这样,未来还可以有毛笔入课堂,宣纸入课堂,汉服入课堂,竹简入课堂。若都不考虑实质,只做了样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坚守与发扬也不过是流于形式。
要把戒尺放在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从历史尘埃中放在讲台上而已。比戒尺入校园更重要的是精神入校园。
再回首,在泛娱乐时代,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否是真的精神价值的再现?还是一次借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在泛娱乐下包装出场。
去年七月,一位直播主播“大队长”靠喊麦的方式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将历史说唱,调侃着讲遍了历代名人,当时有人赞其传统与现代回归。现在看来,将中华历史抛去内涵,以戏说方式侃文化,不正是一种表面传统吗?
不究内涵,只求表面形式,不是与现代人写的不少“古诗”一致吗?没有正确的格律,意象学习,从大量的诗词中拈出一词半句,堆在一起,便自诩传统再发扬。沉月,梧桐,点绿,一个个自以为绝妙的词码在一起,便敢打上“直逼李杜”的标题。
这些不管不顾的表面文化,喊麦也好,“现代古诗”也罢,倘使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但信息时代,这些表面传统可能会引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浅层次的解读,也许算是有一点罪过。
可喜的是,如今传统文化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中,一定程度上焕发了全新的魅力,表面传统也能转入正轨。
犹记得那一曲《将近酒》,中科院院士用一把吉他将遥远的豪情唱给我们听;那一曲《荏》,志愿教师拉着山区孩子的手,将对生活的热爱,对作诗的坚持唱给我们听;每一期的《国家宝藏》,讲述人通过生动的表演,精彩的戏剧把一件件布满尘土的古老文物带至观众面前……
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回归,是春风细雨,是不动声色的耳濡目染,是走进每个人心中的温情和美好。
所以,但愿,戒尺不仅是进了课堂,更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学生不仅是对戒尺鞠躬敬礼,更要在心中留下对个人责任、生命意义的思考痕迹。如此这般心中有戒,那尺的形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下人们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一旦见着它的旗号便三拜九叩,请小心表面传统,在纷扰中找到那表面下的传统内核,也只有这才会是传统文化更深的精髓。
在沙滩上拾贝,既要辩出贝,更要在贝中找到那珍珠。
传统文化亦如是。
(齐帆齐写作课五期学员,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