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参加很多会议,很多人对于会议的态度都是很藐视的,因为觉得会议太浪费时间。其实对于职场上,会议室恰恰是可以很好的发挥表现自己的时候,特别是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平时工作繁忙跟其他同事或者其他部门人员甚至领导沟通少,会议室恰好是一个机会。
在创业公司里,如果业务发展得好,公司可能融资一轮接着一轮,不同阶段对人才的要求都不同,因此团队换血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抓住一些表现机会的话,很可能下一次换血公司就把你换走了。
笔者大概总结了几条如何表现在会议上表现自己的建议。
1、勤做笔记
很多刚入职场的人,开会的时候没有带笔记本的习惯,这是非常不好的。
首先,无论是什么会议,没有人能够保证会议内容没有记录的必要;其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本除了记录还可以用来自己写写分析思路等等;最后,如果会议上,有需要跟身边同事小声讨论的事情,就可以借助笔记本来完成,而不会影响到会议进程。
笔者以往开会的时候,都会提醒参会者记得带笔记本,养成这个习惯。
当然,做笔记还有个好处就是表现自己的认真程度。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领导,面对一个做笔记的员工和一个不做笔记的员工,会对谁印象更好呢?
2、把复杂简单化
当会议探讨的内容越来越深入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的理解,特别是有人试图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
而你能做的,是紧跟发言者的思路,当有人迷惑不解的时候,用形象的比喻,站在迷茫者的角度,把观点解释明白。特别是意见分歧的时候,特别需要有人起到润滑剂,协调所有人的思路。
深入浅出,还原观点。你可能并不是观点的抛出者,但是你的解释会让你的存在特别有意义。
3、确认方向是正确的
分歧的发生在所难免,而会议室里的人思路大相径庭,很容易就让讨论的方向产生偏差。
比如在讨论产品细节,会有人拿出微信来做参考,然后就发散开来讲述微信的一些思考之类的。如果是平时的思考,发散是好事,但是对于会议来说,难免会耽误进度浪费参会者的时间。遇到此类问题,你就应该适当的提出问题让讨论回归到正轨。
此类偏差比较容易发现,还有一类偏差是不容易发现的。比如讨论标签系统,在豆瓣或者在商城里,标签系统可能本质上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同样是标签就都展开讨论了。这类偏差,就属于没抓住核心本质,需要反复提问题抓住差异性再回到正规。
笔者经常在讨论的时候,会有两个行为:1、如果觉得发言者的观点有偏差,就会提问发言内容跟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否有联系;2、如果觉得偏离了讨论的核心,笔者就会采取连续提问方式,追根究底,让观点的偏差浮出水面。
4、适当调整节奏
会议时间过长或者信息量过大,难免会让部分人吃不消,进而难以跟上思路。
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提议休息,或者提议去买杯咖啡之类的。好处就是很放松,缓解会议紧张的氛围,但坏处就是组织者可能心里不愿意。
还有种方式,可以适当的发言,把其他人的观点以更简洁的方式重复一遍,保证所有人都听得懂。好处就是让参与者有第二次机会跟上当前讨论进度,并且可以让气氛缓解。
5、善用工具
会议中常常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或者争论双方听不懂互相的观点。
你能做的,就是打断争执,顺着双方的思路,在白板上用线框图或者剪短的词语分别列下双方的观点,辅助所有人理解观点或者分歧点。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拿出样本之类的作解释。笔者是移动互联网,所以经常的方式就是拿出手机打开app看例子。
言语始终是苍白的,而白班或者笔记本甚至的实物例子,可以让观点很清晰。
6、多做总结
一般会议过程都会讨论一系列的问题,而往往会议进行到最后都会忘了前面的结果。
你能做的,就是在每个小阶段的结束的时候,适当的做个总结。可以写在自己笔记本里、白板上,或者发言表示总结。这么做的好处是,随时可以查阅刚才的总结,可以让会议问题一层一层深入而不是重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