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小周一直在忙着投简历找工作,并且顺便加了几个求职交流群,通过几天的观察,小周感觉与他们无法交流,因为他们都不够“酷”。小周是个热爱文艺的青年,喜欢挖掘深层的小众的优质作品,不论是文学音乐电影他都兴趣颇深。然而这群与他一起求职的年轻人,小周觉得他们不管是言谈还是品味上都不够“酷”,认为他们都是一群愣头青,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无一不是在“露怯”,并且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端着架子,装得深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然而他想要的这份工作并不“酷”,招聘更加注重的是能力与专业水平。“酷”对于应届生来说不能当饭吃,可能你碰到某个行业前辈特别“酷”,但那并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也并不是因为他“酷”才拿到的那份工作,只是他在专业水平达标的同时做了你眼中“酷”的事情。
小周不甘心,开始疯狂搜集行业佼佼者的个人信息,并且关注他们的社交账号,翻了几十页后微微一笑:也不过如此嘛,他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哲学里把这个过程叫做“祛魅”,通过阅读身处高位的人的平凡生活,把他们拉到与自己同一平面上来,从而祛除魅力避免崇拜。然而小周一直在做的这些事并不能充实他的简历,反而让他变得懈怠,求职也自然是屡屡碰壁。
小周并不是个例,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群体。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眼高手低也变成了许多年轻人的通病--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全盘否认,只是在眼界与品位暂时还无法变现的时候,不如把头先低下去,脚踏实地的把基础工作给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