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一课中,老师对朱自清《背影》的一些解读让我觉得我似乎从来没有读懂过《背影》。我记下来一些东西,也回想了过去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是如何教导我们的。我将两者整合了下,想试着提出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写作中想把一件事情表现的印象深刻,必须要有张力,张力的概念我不太容易解释,但是有一点,产生张力的动力是包容矛盾。以《背影》为例,他故事本身的主旨就是以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恨”之间两者矛盾的调和,后来冰释前嫌以此产生拉扯的张力来表现父亲这个角色。我们学生时代接受《背影》是老师和我们说父爱。而这种父爱的体现在于稍显肥胖的中年男人为一个懂事的上大学的孩子在火车站爬月台买橘子留下的蹒跚的背影。这里当然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表达父爱的方式。而我们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开门见山便会提到父爱这词,为了让我们唤起对父亲的爱,通常先讲容易体现的母爱然后过渡到不容易表现的父爱。在这过程,我们老师通常让我们去回想父亲的一个动作或面容,然后提出问题:你是否有见过父亲的背影?因为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讲父亲,比如家庭的顶梁柱,承担家里的责任啦等等,这里动词的承受动作都和肩膀有关,而想反映男性肩膀的轮廓最明显的是从后背而视。但如果当我们真的一睹真实的父亲的背影时我们又会怎么想?我们很少见过父亲的背影,因为作为父亲的他们总是站在我们后面。这些种种都是在我们中学上这门课时司空见惯的语文老师的开场白。我们的语文老师习惯于把关注点放在一个点上。这个点也通常很容易找到,那就是全篇文章精华所在。但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真的明白了《背影》了吗?可能学生可以从他们的教参书里得到一些答案。这也是今天老师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现在的学生人手一本语文参考书是常态了。我们既要教他们参考书里有的东西,又要教参考书里没有的东西。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我们真的明白了《背影》了吗?于我而言,学生时代的我所明白的《背影》是朱自清笔下将难以言明的父爱用背影告诉我们父爱无言。于是,反映在我们的写作上便是语文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难以发现的细节。
这当然是写作之重点,这是写作的视角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篇初中所学的散文,情感的生发不是无中生有。于初中生角度,我很难去感同身受作者偷偷抹泪的感觉,因为这来的太突然了。为什么看了父亲越过月台给我买橘子便感动落泪?诚然,感动是有,但程度不至于落泪。在《背影》开篇一二段有写到: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1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2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3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4,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5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6。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如果不对前因解释清楚我们是很难去理解那种拉扯的张力。即使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很难理解父子之间有多大隔膜?能交代的背景也不多。但事实上父子的隔膜来自于朱自清父亲在下岗前有挪用公款之嫌,这成了后来朱自清对父亲最大的不满。再者,我们也必须理解的是,朱自清当时遭遇的是从一个有着小资生活的水平中一落千丈到要靠典当和借钱来维持生活,父亲在家境落魄潦倒之际为儿子买了一袋朱红的桔子,而且与父亲朴素穿着对比鲜明的是“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对父亲之间关系的冰冷,与之前过的碧玉如意,穿着光鲜亮丽相比的现在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出入有侍从跟随到现在独自努力爬上月台,蹒跚买桔。以上种种元素下,在离别车站的背影上升华到极致,之前的误解到如今的冰释前嫌,将这样一个与父亲离别的故事描绘淋漓尽致。这是之所以感动的地方。不是一个背影让我们感动,而是背影后面的这些事。
那么反映在写作上,对细节的处理往往起到的作用是加强情感的抒发。而这个情感印象是否深刻的前提是怎么去讲好一个故事。我们今天的教学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凡要抒发感情便是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砌,或殚精竭虑地运用各种修辞。可事实是《背影》用的却是没有任何色彩的白描去刻画,于是我们的老师便让我们善于去发现生活的细节。
这就忽视了讲好故事中一个很关键的东西:矛盾的冲突或者说转折的意脉。如果有可能可以继续深入进去。我们可以试着给学生继续接下去说,“朱父后来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后,即挪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那么与文章后文说到,“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与其对比我想追问,为什么在父亲在之前甚至有死亡的念头到在看过《背影》后眼睛放射出明亮的光彩,造成这样的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说到,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
朱父眼睛发亮我想究其原因是在看到《背影》后,得知儿子对自己的理解。考虑到他们当时的文化语境,父子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一些传统文化留下的烙印,父子情感之间不擅言明,包括一些芥蒂。但是彼此心中必然在相处中容易感受得到。朱父以这样一种方式得知儿子对其的理解,自然极其欣慰。后来有记载,在此后几年朱父便安详地离世了。
在之前的语文课对此解读就容易在传统父爱的表达上做过多的讲述。这在理论上课堂上讲是一种脱离文本的读者完全主体论,这种解读当然很难经得起推敲,但我觉得这种解读倒不完全没有道理。这种解读的方向类似从在亲情的表达中父爱与母爱的区别上以及在传统父为子纲的文化烙印下父爱的表达方式出发。我认为这种观点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但是最基本的传授还是应该更多地从文本中解读,并教会孩子们如何说好一个故事。至于对细节的把握,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些时间去对人生的浸淫和感悟才能做出这样的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