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把芊棒棒草摆在土布上,盖上不同图案组合的模板,继而用棒槌细细敲打,使芊棒棒草的汁液渗入土布之中,再加以固色,一张张印有花草图案的精美土布就此产生了。
这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锤草印花的制作过程。草色捶染身上衣,映红犹闻彩花香,8月2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路者调研队来到了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地坑院景区,在编织刺绣院与“捶草印花”技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捶草印花是三门峡市陕州区一种独特的印染技艺,与当地的地坑院、虢州澄泥砚一起被誉为“陕州三宝”。据了解,这种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古老印染技艺,早期只流传于民间,因为缺少官方记录和保护,所以一度失传。近几年,经过以朱秀云女士为代表的民间艺人的潜心研究和不断试验,这项技艺终得以重见天日,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这些布上印的花花草草可真美!”
“好精致的图案,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学了!”
进入捶草印花技艺的窑洞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叠叠印好的土布,图案各异,五彩缤纷。上面多数印有绿色的叶子和深紫色的花朵,十分精巧别致,引得队员们纷纷称奇。
“这些土布就是用‘捶草印花’制作而出的。”迎接队员们的是朱秀云的孙女、也是这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朱女士。“这是棒槌,用来敲打模具,还有刻板、明矾液……”在朱女士的介绍下,队员们对亲自学习这门手艺更加跃跃欲试。
“‘捶草印花’看起来很容易,等到真正上手的时候才发现它的操作难度很大。”队员们拿着手里的棒槌一下一下地敲打着,看着有模有样,可实际成果却不尽人意。“我们不能准确确定印染范围,染多染少的分寸很难把握。”队员姜丰面对略显失败的作品面露难色。
“定下心,慢慢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总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朱女士耐心地引导队员们一步步操作着,“力度要留心,大了小了都会影响效果。”拿着队员们的失败作品,朱女士告诉队员们力度是影响印染效果的重要因素,用力过大会使颜色晕染,不易固色;力度不足则染不上色,固色洗布之后颜色会变得非常淡。
“您能先帮我固色吗?”尽管手中的半成品不甚完美,队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固色。据了解,固色所用的液体主要成分是盐水和明矾,再佐以朱秀云女士创立的独家秘方混合而成,制出的图案久而不褪、清丽自然。
朱女士笑盈盈地看着专心求学的队员们,满满的欣慰:“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能够来调研、来学习,能够记着这些老手艺并想着将它们传承下去,我真的很开心。”
领略到了捶草印花技艺的独特魅力之后,针对其发展的相关问题,朱女士也和队员们交流交换了意见看法:“我本身也是文化管理专业出身,毕业之后留在这里也是为了为传承这项技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我一样投身于一线技艺传承的人很多,这份坚守很大程度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感情。”话语中不禁流露出这些文化匠人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
“保护非遗文化,我们都不是局外人。”谈及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朱女士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于捶草印花技艺的专利保护,“只有真正给予文化工作者实在的保护,才能将非遗文化的火炬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