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暑假,从学校回到家半个多月后,老爸第一次发了脾气。
那几天,两个弟弟吵架了。
大的弟弟总是在老妈炒菜时就拿着饭碗一边吃饭,老妈菜全炒好了,他也就吃饱了。小的弟弟总是在我们吃饱之后才下楼吃饭,总是故意避开同桌的机会。
偏偏老妈怕热,每次炒完菜大汗淋漓,就要跑出客厅来吹风扇,待凉快了才进去吃饭。于是那几天,每当老爸下了班回到家吃晚饭,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在饭桌上边吃边喊人,结果几次下来,他就忍不住发脾气了。
“你们一个个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每天就回家吃这一顿饭,你们全都爱吃不吃的。以后不用煮饭了,一家人都不爱吃饭的,煮来干嘛!”在那之后每次饭点一到,我们全都乖乖地在桌旁坐定了。
出去外地上大学后,与其说想家,其实是想吃家里的饭菜。每次自己一个人吃饭时,总想找部剧或是综艺来看,不然短短十几二十分钟的进食时间总是被拖得无比漫长。
可是在家吃饭的时候,手机都揣在裤兜里,或是放在外面充电。
还在家上学的时候,饭桌上问成绩、聊学校和今天发生的事情,就算是没话说,也是乖乖埋头吃饭。上大学后,寒暑假回家的饭桌上,都是说说笑笑,互相调侃。
家人大概就是期待每天都能一起吃饭的人。
2
吃饭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从点餐到等待上菜,这一段无事可做的时间里,每句话都像抛出的乒乓球,对方完美地接下、再打回去,你来我往地才能避免尴尬。
倘若安静的时间太长,接不下的乒乓球就在脑袋里咚咚咚地响着,该说与不该说的拿捏不准;
倘若话题不对头,其中一方就像发球器,接连不断地发着球,接不住的另一方也是手足无措。
倘若与一个人的关系还没熟悉到“一直有话题可聊”或是“没话聊也不会尴尬”的程度,其实不喜欢与另一个人一起单独吃饭,都没自己一个人单独吃来得舒服。
也曾觉得吃饭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可是后来发现,每个人的想法有出入。
一起看电影就是单独想找个伴,一起吃饭就是寻个饭搭子,一起出去玩就是因为聊得来,后来发现有人谈恋爱也只是因为不讨厌。
时代在变,思想观念也在变。但在见面必问“吃了吗”的习惯里,吃饭这事,仍然可以很轻易地在稀松平常中因不同的人折射出不同的效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
3
今天早上妈妈出门了,快吃晚饭时才回来。
我和弟弟隔着一个座位吃着饭,妈妈没胃口吃不下饭了,仍站在座位中间,跟我们聊着天。
我:妈,我炒菜是不是还不错?(挤眉弄眼地求表扬)
我弟:晚上的饭是我煮的。
我:还不是我叫你煮才煮的。妈,他还推脱。
我弟:我傍晚收了衣服。
我:我中午煮了排骨粥。
我弟:我煎了鸡蛋。
我妈全程插不上话,看着我们俩互吵,一直笑着。她没吃饭,却陪着我们吃完了一顿饭。
记得从小到大,每次遇到老爸要工作很晚才能到家时,妈妈总是招呼我们先吃饭。等老爸回来了,她就会重新热了饭菜,自己也盛了饭,坐在桌前和老爸一起吃,饭桌上的两人轻声地说着话聊天。
其实想要一起吃饭,只是希望一起相处而已。就像跟朋友约饭时会避开晚餐,过年时要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借着一筷饭菜一勺汤羹,传达感情而已。
下次一起吃饭吗?
下次一起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