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会,初入职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作为一名二流大学毕业的学生,虽然比不上985,211等名校,但相对于大专生,还是略带优势。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企业不屑一顾,一定要去找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工作。那时的自己并未想的太多,就随便找了个能糊口的工作,恰好自己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便干到了现在。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社会阅历的逐渐加深,才越来越觉得,作为一名二流大学的毕业生自带优越感的想法太过天真,为自己的莽撞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莫大的羞愧。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对自己抱怨:我堂堂一个本科生,做的是什么破工作。不免觉得可笑,你是本科生没错,但你什么也不是。拿着一张并没有太高含金量的毕业证,幻想着当上经理,坐上主管,逆袭成为霸道总裁,不免有些痴人说梦。我们经常抱怨大公司对二三流大学的毕业生的歧视,对未贴有985,211标签的学生一票否决。但你若站在对方的立场,你同样也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有人说,名校毕业的学生有什么了不起,出来之后不照样给人打工。甚至有人会想,等自己以后成了老板,也一定要请雇佣名校学生来为自己工作。一方面证明自己并不比名校的学生差,另一方面不过证明自己的虚荣:你看名学毕业的学生不照样在为二三流毕业的学生打工么。带有这样狭隘心胸的人,这辈子往往都做不成什么大事。思维的局限性导致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二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有普遍存在着两种心理。即我什么都不行的自我否定心理和我无所不能的自以为是心理。而后者缺乏与之匹配的实力以及为之实践的执行力。多数表现为阿Q似的自我安慰,而上述所说心胸狭隘便是这种心理。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二流院校毕业的自己对此深有体会。虽然我们不提倡以阶层来划分社会,但阶层的划分从未停止。二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往往去了中低层,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去了中高层。所以二三流院校便明确的自己的定位,将学生往中低层方向培养。或许这跟学生的总体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精英也并非做不到,只是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往往不愿意为这部分代价买单。这就导致二三流的学校很难培养出比名校更为优秀的学生。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二三流的院校并不具备这样的风口。
二三流大学定期的向中低层社会输送人才,这让我无所不能的自以为是的学生很难适应。对现实的认知不足,才以一种跳梁小丑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我将其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教育。或许有人说将引起这种悲剧罪魁祸首的矛头指向学校不免有些片面,但学校的确具有不可推卸的但并未履行的责任。这也是自己一直强调读书比上大学更重要的原因。
我经常听到很多的学生抱怨,我最近好忙,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我就问,那你在忙些什么呢?他不用回答我就已经知道无非是什么社团,什么竞赛,什么学生会之类的答案。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忙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我知道他马上会说,当然有啊,提高能力,丰富履历,毕业了才具有竞争优势。这样的理由不免有些冠冕堂皇,但在履历上写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荣获过校级一等奖的经历就能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你的格局早已限制了你的发展。
大学期间,我也曾经常去一些名校蹭课。名校的氛围确实比自己学校好上太多。学生是那么的不起眼,但眼神中却透漏着一种坚定,而这种坚定并不是在自己学校所能见到的。当然自己对名校也尚未盲目的推崇,比如听到一些教授讲“你们和二三流大学的学生不一样”之类的言论让自己不胜反感。为人师表,将教师当作一种职业本就有愧于这个职业,将学生划分阶层,本就有违古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这也让自己明白,不仅教授会这么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这么想。
作为一名二三流毕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白自身的不足,而不是盲目的自以为是。你所以为厉害的方面在别人眼中不过是小儿科,而自己还怡然自得耀武扬威的显摆不免有些可笑。二三流院校的大学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导向,这就必然会导致盲从,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然后以为自己学有所成而沾沾自己。这也是二三流学生普遍容易跳进去的陷阱。
当然自己向来不会妄自菲薄,也许名校毕业学生自带光环。而我也有自己的独树一帜。文凭向来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但却是现实工作中有利的通行证。自己追求的所谓的境界却也跟文凭有着莫大的联系。渴望与更多有趣的灵魂为伍,必然要接受更高远的深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妄自菲薄,不自以为是。认清自己,同时也认清现实,这会让你明白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分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