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孩子爆脾气
只需三步,就能帮孩子改掉“暴脾气”,长大以后更有出息
孩子发脾气时,你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我先来“自曝自泣”一下:我家那个小家伙发脾气的时候,真的是把我烦死了,人不大,嗓门倒不小;一个不顺心,这小家伙就大吼大叫,如果不哄他,立刻就哭鼻子发脾气,哭得昏天黑地,把邻居都能给招来。
我也知道,跟小孩子闹矛盾可不是我这个宝妈应该干的事,但实在是忍不住啊,分分钟气得我都想哭,又不敢使劲打,又不敢用难听的话骂,我还能怎么办?
“每次我家孩子闹情绪时,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大脑整合的机会。
《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中,魏坤琳如是说。
对于魏坤琳,看过《最强大脑》的朋友们应该都有些印象,副教授,帅气,学霸……这些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Dr.魏”。
而在他的书中,我得到了许多关于孩子哭闹、发脾气的知识。
原来,孩子哭闹从生理上是有大脑发育不均衡的原因,理智脑落后于情绪脑,因此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正确的培养方法,应该是同步培养孩子的理智脑与情感脑,引导孩子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
只需三步,就能帮孩子改掉“暴脾气”,长大以后更有出息:
第一步:描述情绪
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意识到自己产生了何种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时,首先向孩子提问,问他“现在是怎样的感受”“是不是生气了”“生谁的气”。
这一方面是在引导孩子描述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抚孩子,使他更快地恢复平静。
当然,孩子未必能很好地描述出自身情绪,这需要做父母的多加引导,但切记一定要刨根问底,不能看到孩子不发脾气了就不再询问了。
第二步:认识情绪
空穴来风,万物皆有其因果,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后,就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宝爸宝妈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想想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如何消除。
第三步:反思情绪
描述、认识过后,就要让孩子开始反思自己的情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复盘发脾气的全过程,想象如果有哪个因素有变化的话是否还会发脾气。
然后再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如果怎么做,可以避免引起自己坏情绪的事情发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三步走,简而言之,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找到情绪的成因,思考如何解决、未来如何避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告诉孩子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告诉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描述,认识,反思,让我们通过这三个步骤,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吧!
干预原则
简单来说,AS孩子经常同时存在多个不同的问题行为和需要改善的行为。面对众多的目标行为,如果您想什么行为都管,可能会使您和家庭需要进行无时无刻的管理,不仅家长精力有限、应接不暇,孩子更会因受到过多的束缚和限制而感到痛苦和烦躁,家庭生活和训练环境充满各种的压力和紧张气氛,这样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是不现实、不可行的。
因此,我们需要应用归类处理的办法——先将家长认为看不过眼的、需要改正的各种行为列出,然后按照篮子策略的原则进行归类,决定好哪些行为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分类完成后,严格按照各个篮子的处理策略进行管理。其原则的要点如下所示。
凡是涉及到安全的重要问题都要放到篮子A,篮子A的行为应尽量少;对待篮子A的行为,应形成统一的处理方法进行严格管理。一些非常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应放在篮子B,篮子B的行为的数量应根据行为矫正的难度和家长的精力来决定,对待篮子B的行为需要耗费家长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家长必须充分研究、形成有效管理办法,并不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应对方法,才能把问题行为管好。而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行为,其实细想下来是无关重要的或是鸡毛蒜皮的,同时也是很困扰家长、使家长烦躁的,这些行为都应该放到篮子C里。对待篮子C的行为,则需要家长自我克制、坚决不管。如果篮子B中的行为一个个地矫正了,可以再从篮子C中挑选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放到篮子B里。这样进行分类管理,就能既抓住了重点问题重点解决,避免过度耗费家长有限的精力,又能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
整理前几天与助理老师讨论孩子们的情绪行为问题的内容,摘要如下,欢迎分享给需要的伙伴:
(1)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反应,情绪不是策略!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去压迫孩子的情绪。
(2)关注孩子的行为问题,不要太快下判断,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落入已经有答案的迷思中,会让自己越来越”合理推论”孩子的问题。
(3)试着去区辨孩子是做不到(无法控制)还是不愿意做(放纵自己),当然有可能介于这两者之间,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要用什麽样的策略介入。
(4)孩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可能是自然的后果,也可能是逻辑的后果,有时候逻辑的后果不是立即的,但我们要有耐心等待。
(5)孩子的问题有可能受到”前事”的影响,他今天情绪控制的比较差,有许多冲动的行为,当下的刺激可能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要去关注孩子来到这个环境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件或是承受的刺激。
(6)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引导孩子适当的发洩自己的情绪,情绪还没过去,事情也不会处理好。
(7)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明明知道怎麽样的刺激会引发孩子的情绪,而情绪的后果是我无法处理的,或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处理的,我宁可去预防这样的冲突。
(8)保持幽默感,很多时候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麽可怕或严重。没有人喜欢当坏孩子,对于跳跃与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孩,我们反应更要出其不意!
(9)反思孩子情绪遇到行为问题的过程与自己处理的方式,当下我做了什麽?我说了什麽?如果再发生一次,我会怎麽做?
(10)耐心、耐心、耐心!不要一次想要解决所有的问题,放下自己的尊严,我们是人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