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晓松
今天听了课,感觉老师有个话说的比较好,用逻辑论证作者所说的是对的,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对于这一点也有些体会。
本章遇到了今天上课提到的一个问题,通常会拆完一本书再去调整结构录音频,因为会发现有些章节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
【书籍】
《象与骑象人》
【全书结构框架】
- 第一部分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人象对峙)
- 第二部分 我们如何相处(大象的力量)
-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驭象之道)
- 第四部分 追寻人生的意义(驭象而奔)
【第四章主题】
自以为是
【第四章内容】
自以为是也是一种进化中的策略,在前面提到的以牙还牙的基础上,认为自己的做的对、贡献大、一旦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反差,就让人感到言行不一,就是虚伪了。
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我们对道德的表象重视程度超过了道德真相。我们并不是针对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是依据自己心中认为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在真实行为与个人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需要“印象管理”来弥平。
人对虚伪浑然不知是因为一种认知模式,先做判断,再编造说辞,骑象人就像是大家长来帮自己在舆论法庭为自己辩护的律师。人们通常会先做出造成或反对的决定,然后再来思考可支持自己立场的理由。
模糊不清会助长我们的幻觉,因为很多特质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所以我们就会随意挑一个最符合自己特质的标准来谄媚自己。
对家庭的贡献,驾驶水平是否高于平均水平等等。有证据表明,对自我、自己能力、未来远景秉持积极幻想的人,会比缺乏这种幻想的人更幸福,但是也会引发无尽的纷争,因为你会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获得的多,别人恰好也是这样认为的。
天真实在论,即自己看到的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都看得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自以为是发展到后面就是邪恶与残暴,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行为,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点在恐怖分子、纳粹份子都有体现
如何寻得完满之道
“强做判断”是内心的毛病,它是一种自动化反应,可以减少认知的消耗,但是也会因此愤怒、苦恼、陷入冲突。大象一直在做评估,我喜欢或我不喜欢。
改变这种自动化反应的方法还是冥想和认知疗法
在人际关系中,找出自己的过错,承认对方也有对的地方。把互相报复的心理逆转成互相理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