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读书小组笔记(一)
——《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之概述
有幸参加了焦作师专的元认知读书活动,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在此感谢李老师和温老师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段老师耐心的讲解和辅导,感谢参加这次读书活动的所有书友们的陪伴和共同学习。
通过这两个月以来的学习,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学习行为障碍的基本含义及学习行为障碍成因和临床学习行为障碍辅导实践理论的内容结构及其关系先有一个总的了解,以便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运用。
首先学习行为障碍的基本含义:
狭义:是指学生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妨碍其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一切不适应行为;
广义:还包括妨碍学生潜力得到更充分开发的一切不适应行为。
其次学习行为障碍成因:
是大、中、小学学生在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妨碍其能力正常发挥或更充分发挥的心理现象,其中大多数表现为潜意识行为。
这些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妨碍学习潜力开发。
包括:
单学科厌学或普遍性厌学行为;
各种原因不明的功课学习成绩下降和考前学习能力下降;
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却效果不明显;
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懈怠、慵懒或逃避学习;
发愤努力学习却表现出不合理的记忆能力低下,思维和想象的受限;
在考试过程中胡思乱想,不能高效临场发挥等。
第三学生的行为障碍可分为学习领域的行为障碍和非学习领域的行为障碍。从学习的角度看,所有的来自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处世、交友、价值观念、娱乐、情绪行为的种种问题,都将被诊断为直接的或间接的某种原因类型的学习障碍。包括:
①过敏性厌学、观念冲突性厌学
②排斥性学习低能、暗示性学习低能(记忆下降或解题、作文思维受阻)
③过敏性考试焦虑、考试过程的强迫分心、考试临场发挥受限
④学习低效或潜能发挥受限、学习过程中强迫性“走神”
第四学校心理咨询员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有效临床技术帮助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既能够为广大在校学生排除行为上的种种障碍,又能够实现学习潜能的充分开发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心理诊断与辅导技术。
第一层:(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
最高目标是能够解决学生的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问题。
学习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居杠杆作用地位,即它是打破恶性循环的杠杆解或最佳工作突破口。学习问题的成功解决,常常使适应问题、成长与发展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第二层:(排除障碍——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三项最基本临床技术(即排除障碍、开发潜能和提高素质),其中,排除障碍是解决三大问题的杠杆解。开发潜力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是从排除障碍入手的。
第三层:(学能的知识结构观——学习行为的知-情结构观)
是利于诊断的心理结构观。
是有效进行临床诊断的理论基础。
能够帮助我们诊断出更多的以往看不到的更深入、更细微、更普遍的心理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怎样有效干预这些问题的办法。
学能的知识结构观就是建立在皮连生教授的用知道解释智力行为,用知识观看S-R行为系统的内部结构,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在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中,知识与情绪的互相作用,也能较容易地看出学生学习低能的原因,学生努力学习或不努力学习的原因等等。
第四层:(行为、认知、暗示、情绪学习原理)
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理论基础,我们所有的诊断、治疗或心理辅导技术,都是建立在这四大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附相关概念:
表面解与杠杆解
我们做所有的事情通常会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叫表面解;第二个思路叫杠杆解。
表面解是指在缺乏对事物的整体结构深层分析条件下,依据表面现象采用的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也称其为直接解。直接解的特征是表面看起来采用的措施正好解决这人问题,而事实上所进行的努力不但无助于真正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消极后果。
杠杆解是指遇到棘手的问题,找到了一种能四两拔千斤的解决方法,或者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只用关键的一招,就解决问题该问题。就像一块大石头本来搬不动,但找到了一个杠杆,石头就可以搬动了。杠杆解的理论是由国际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实际工作系统中,小而专注的行动,如果用对了地方,能够产生重大、持久的改善。根据书中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对事物结构的深层整体分析为依据,所采用的以简驭繁的解决问题方法。在应用杠杆解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无为而治的特征。
表征和知识表征
表征:显示出来的现象;表现出来的特征。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休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义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为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词语的或要领的。
S-R最先表达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的大量行为是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而不是先天遗传的。
理解表征的难点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原有知识经验、情感与个性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同一个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也是不同的。
事关世界观、人生观、学业成败、学科难易、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人生命运关系等等知识,以什么样的兴奋水平表征在大脑中,与什么性质的情绪体验和水平表征在大脑中,都会立刻表现出一个人区分于另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和智力特征与水平。
从知识表征入手改变人们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智慧,都是非常容易迅速见效的。
通过改变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征以改变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特别是学习行为障碍的某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术。
知识表征只是人类心理内容表征的一种形式,人类内心世界还可以进行其他心理内容的构建或表征。
我们把一切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知识、情绪情感体验、观念、信念等及其相互关系的表征,统称为心理经验表征。心理经验或心理经验的表征常常是以知识和知识结构的表征为主要成分的。
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人们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情感等也是被加工的心理内容。
人们的观念在内心世界的表征除了知识表征之外,还应该包括知识与情绪、情感之间的结构组合。
而像数学定理、公式、演题过程以及英语词汇、化学符号等知识,也会由于和不同的情绪体验进行条件化作用而染上各种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积极推动学习的,也可能是消极阻碍学习的。
情感心理结构表征,就是指把一个人的某方面情感特征所依据的心理结构机制,以文字、图表或其他便于表达的方式准确地表达、表现或呈现出来,即表现这种情感的人的大脑中心理内容的呈现和记载方式。
所有人的情感在大脑中的表征方式,都是由认知观念和情绪反应性质与水平等因素构成。
深刻地理解和表征其结构,是改变其性质的关键和前提。
心理经验结构表征可分为代表性表征、优势兴奋性表征和结构性表征。
代表性表征即指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内容、形式等,用什么载体来代表、表现、表达的方式。核心问题是表征得是否正确、真实易于表达和交流。例如有的人能够用概括性语言来表征自己内心世界的问题、内容、结构、状态等,有的人只能用形象的描述来表达,还有的人用模型、图表等来表达或表现。
代表性表征就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的一种表现或储存方式。
同一个知识,用什么样的表象和符号来代表,以怎样的组织结构形式来代表,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方式、性质和智慧效果。
两名具有同样知识经验和情绪情感体验的人,未必能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因为这些心理内容在大脑中的兴奋度如何,也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主要要素之一。
改变一个人大脑中知识经验、情绪体验等心理内容的兴奋度的办法,是迅速改变人的行为的有效临床技术之一。
在大脑中知识经验和其他心理内容在顺序、位置和兴奋强度等方面的组合、排列、搭配、条件性联系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效应。所以,我们人知识经验与其他心理内容如何结构的意义上提出一种表征方式,称为结构性表征。
结构性表征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如何通过改变大脑中知识观念和其他心理内容的结构方式,而改变其整体精神面貌和行为,以便探索在同等知识经验、情绪体验、潜意识性自动化程序知识运行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达到迅速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性质、方式的临床目的。
在心理结构性表征的种类中,以心理目标结构的行为效应最为明显和典型。
知识在大脑中的优势兴奋性表征,是指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处于容易被优先激活和运用的状态。
主要依据:
其一,知识与其他心理经验内容在大脑中优势兴奋性问题,是揭开许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形成机制的最简捷、最容易控制的变量。
其二,从临床实践角度看,把它归为心理表征的一种形式,在对学习心理障碍者的心理分析时,它并不与任何技术和理论产生矛盾。
同一个人的大脑中储存着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有一些知识被优先应用转化为行为,而另一些却长期得不到应用,无法转化为行为。
儿童的行为表现,从知识结构角度分为三种情况:
一、激素或药物作用使暂时神经联系优势兴奋的现象
二、情感性神经亢奋与认知过度联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