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我不想成为多么厉害的人,只要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所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我需要不断学习,不可以停止学习。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
他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当然,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作者也做了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1.尽可能求快的事情:
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2.尽可能求慢的事情:
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3.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时间的“快”和“慢”也常常对应着时间的“深”和“浅”
社会学家曾发现过一个“时间悖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实际拥有的时间越多,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却越少。
为什么呢?这正好可以用时间使用的深度来解释。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
在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同时嗑瓜子、玩手机、跟人聊天,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4.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实践练习
检视你现有的时间观
1.你会经常想起过去的事吗?大多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它们分别给你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偶尔会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上班族的那几年,大部分都是开心的事情,自我感觉比较幸运,能应付得了很多事情,我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独立,更坚强,也更乐观。
从上学时代,就是乖乖听话,乖乖学习的所谓好学生,确实很自觉能完成很多事情,但也会循规蹈矩,死脑筋。工作后的那几年,经历让我变化很大,一直觉得自己很软弱,实际上,我确实可以独当一面,再大的困难,我心中也始终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克服下去。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经历都不会白白经历,它必定会带给我些什么东西,而现在我越来越感谢自己所有的选择,没有那些经历,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是一个眼界小,心眼小,只满足于井口大小天空的人,不思进取,也不知悔改,还咄咄逼人。
2.你是否认为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否经常不顾后果或者禁不住诱惑,做一些对未来有所损伤的事?
我: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是仅仅享受当下,我习惯给自己设定目标,我既然一切从零开始,我会以空杯心态,谦虚好学,重新开始交新朋友,开启新的朋友圈子,给自己三年时间,我必须用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为自己创造最大价值,对,土点,就是我要看看,我从头捡起来的英语,三年后能带给我多少收益,我在父母身边一样可以达到当年的工资水平,我相信,我也一直在努力着。
3.你会不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或者觉得未来变数太大,无法真正为未来做规划和打算?
我:现在没有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唯一的无能为力,就是时间可以再多点,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不做太长远规划,最多三年,然后再细分目标,一一实现,因为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可以画大饼充饥,不可以自欺欺人。
4.你是否有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并且为此做出实现的计划?你是否常为了实现目标,而不顾个人的健康、休息,甚至身边人的感受?
第一问就不说了,已经说过。
第二个问题,刚开始的三个月,我确实需要牺牲部分休息时间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当然,我都是躲在墙角或者阳台或者餐厅角落里练习练习再练习,而家人早就睡觉或者还没有睡醒。
你现在的是时间观是怎样的呢?不妨来回答下以上几个问题,多反思,才会有对策,才会进步。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