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开始,做着拼尽全力离开这个城市独自闯荡的梦,18岁接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梦碎。
步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做着奔向大城市的梦,23岁大学毕业被通知进国企的那一刻,梦碎。
工作的几年中奔着自己向往的方向,又是一次次的梦碎,我以为,只是发掘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彻底,直到遇见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我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原来,有一种概念叫共生:前6个月的婴儿处于共生期,这一阶段在一中混沌未分化的状态,没有“我”的意识,也没有“外界”的意识。
“亲子关系共生是常见的病态共生现象,首先是父母的需要,从心理上离不开孩子,假若孩子离开,就像失去自我一样,会空虚,找不到存在感,所以会死死抓住孩子不放。”很多外出求学或工作的人都会遇到的一种现象是:孩子不在家,父母的餐桌只是随便摆放两样菜式,但孩子一回家,丰盛的餐桌叫嚣着屋内满满的人气。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常常在意识上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他们的内心会非常痛苦,会渴望走向独立,但意识上会认为这是错误的,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走向独立的动力。”一语中的。外出求学的我只想用短短四年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收拾行囊回到家乡,可是被牢牢控制住,怎么也走不出这几座连绵的大山;终于步入职场的我,每次面临工作调整的时候首先想的是到外面的世界去,似乎那里充满了鲜花和掌声,只有吉没有凶,那是一个多么美多么妙的地方,强大的吸引力让我怎么也忘不掉那份心动的感觉……但是,每次都因为家人的年迈而放弃,内心那么痛苦,大部分时间自我活在强烈的挣扎中,其余的时间,在乏力中绝望。好累好累,和妈妈说过好多次同样的话:我的两只手拼命拼命往上爬,你和爸爸的四只手却拼命把我往下拽,我真的累……
“有网友发帖子建议说,一定不要找那种一直在同一个城市出生、读书和工作的女孩,尤其是工作后仍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女孩。因为一个人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年人的标志,就是离开父母并赢得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这个独立,不只是经济上,也是心理上的。”看见这段话的自己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居然活成了被淘汰的样子。是的,我在同一个城市出生、念书并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使我为逃离做出许多挣扎,但是依然没什么结果不是吗?一再提醒妈妈经济独立人格不独立的状态不可取,但可笑的是,向往独立的自己居然没有做到真正的独立。
这些天一直思考着和父母的共生关系,究竟是他们舍不得我远去还是我舍不得离开他们?仿佛陷入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究其原因根究到父母的原生家庭甚至是社会的家庭文化,但这么久远的地方和这样长存的文化,却是个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改变的,留下的是要么索性回炉重造的无奈感。
想着,和妈妈一起分享一下书里的内容吧,或许环境中的另一个人参与进来,结果会有一些不一样呢?分析着自己的过去,高考填报志愿受阻,大学苦修双学位,工作中不断尝试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直到去年决定考研,但考前却得了神经衰弱……看似很辛苦很努力,可是没有结果的付出,其价值究竟有多少呢?鸡汤告诉我们:人生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但明明有的弯路,可以不涉足的。
向外的求而不得,向内的重重枷锁,所有的怨气最终都会攻向自己。如果家族里我们这一代要出一个精神病人的话,只会是我。让我设想一下去年病后的续集,被自己打倒的我终于和神经衰弱相遇,所有内外的力量齐齐冲向自己,慢慢地,我会遇上很多人的朋友——抑郁症,然后陷入思考的恶性循环,最终拿起工具,将自己推向死亡之路……事实上,去年的自己已经很多次明示暗示过自己要死了,而那个死字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轻松,无比的轻松。
虽然说是探讨,实际上大部分是妈妈在听。小时候,喜欢她的世界里只有我,喜欢她的生命只围着我转,可是近几年却越来越不喜欢她的没有自我。所有的为了孩子好、为孩子无条件的付出、为孩子永远在牺牲的状态,无形中成了我们两代人之间的负累,或者说,我的负累。即使强调再多次拥有自我的必要性,可是没有用呢,她已经习惯了围着我转,似乎我的自我便是她的。
探讨的结果以我的情绪崩溃和她的沉默无言划句号,第二天一早餐桌上躺着一张字条:林儿,银盈(家里养的狗狗)我已喂过。她怕爸爸不在家,忙于上班的我为了喂狗狗赶不上那趟去公司的车……
原生家庭筑起的壁垒,不知道自己何时能打破,是不是打破的那一天,才会是自己轻装上阵踏上成功之路的时候呢?
或者,有人会说,我什么都不想,不也一样活得很好?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