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我们踏着黎明的曙光,驱车前往李村青岛电大,一路上的好奇,打消了我的困意,在一阵汽车的推流中,创业大学四个大字映入我们眼帘——青岛电大又称创业大学。安排好了住处,我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创客学习。
面对每一天的课程,我们像小学生一样,充满好奇,充满新鲜,聆听报告,我们聚精会神,记录笔记,拍下照片,甚至录下视频,生怕错失一次与专家沟通的机会。
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一些有兴趣和爱好者,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热衷于创意,喜欢动手设计,制造个人喜欢的事物,他们有活力、有热情、乐于分享。
创客运动在美国兴起,2009年奥巴马呼吁"每个学生都应成为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随后,美国白宫启动"创客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推动创客空间的建设,发展各种创客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信心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创客。
现行阶段,创客项目有3d打印、机器人、木工制作、无人机、乐高制作。
专家酣畅淋漓的讲座,无不触动着我们。在座的老师好像按捺不住,要亲眼一睹这些创客项目,可是具体的观摩体验工坊课程要到第二天。
专家介绍,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两天的专题讲座转瞬即逝,22日下午我们有幸现场观摩了青岛十九中。
漫步在教学楼走廊中,看着每一间教室。从教室门上玻璃中看到,每间教室布置的班级文化也都充满着艺术气息。
进去一间没人的班级,发现四面墙上有许多的格子,有的放着学生的作业,有的放着课外读物,有的放着工艺品,侧面的墙上贴着学生的作品。
当我们微机室、科学实验室时,发现里面的桌子不是传统的长方形。有的把桌子拼成了六边形,有的拼成了三角形,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各个小组。其中有间科学教室,摆满了学生做实验的绿色植物。
五天的培训结束了,24日下午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途。在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时也在无意中用到创客意识,创客不单单是某一个学科的任务,是全部学科一起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常在教学时让学生多交流,分享,这不正是创客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