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我是怎么进入行动训练营的
说实在的,我一向对各种训练营不感冒,总感觉要珍爱生命,远离鸡血。
而加入行动训练营,我看重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机会,我一向认为听说读写是人的基础能力,怎么学习强化都不为过,我愿意持续精进。
再说,22天600多块钱,还可以认识一堆牛人,也比较划算(捂脸)。
而且,不是还有3天适应期吗,觉得不合适可以0成本退出。
就这样,我提交申请,加入行动营第6期。
在三天的适应期,最吸引我的是每天上午的思维启发,有脑洞工程师带着大家,对一些习以为常但互相矛盾的说法,进行剖析。脑洞工程师总能提出犀利的问题,把你置于思维的冲撞当中,开始新的认知。
这让我开始觉得,有点意思呢!没有给你打鸡血,而是在激发你去思考,这应该不是一个会让你“变笨”的社群。
于是,冷静期之后,我选择继续呆在群里。
002 我在训练营干了啥
说到我加入训练营的初心——写作,其实我曾经下过很大的决心,想坚持这项爱好。15年还申请过一个公众号,但更新十几篇之后就没再坚持下去,一直觉得这是个挺大的遗憾,我希望行动训练营可以让我重启这个爱好。
带着这样的一个小初心,22天正式营的生活就开始了。
每天早上,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禁言群看今日的阅读材料,篇篇都是精华,所以每天都还挺期待的,然后带着思考,开始新的一天;训练营早读时间,和大家一起带着问题,看推荐书目,一起思考,做高质量的输入;上午是思维启发,最爱的一个栏目,抽出空就去看看,如果错过了还有整理的讨论记录,省去爬楼的辛苦,真是太贴心了(此处给32个赞);下午,强迫自己停止构思,进入实际写文章的环节,写完之后朗读,然后等待群内老铁和点评官的点评;晚上听课,关于写作,关于演讲,关于阅读,请的都是非常接地气的大咖,实用干货还蛮多;有空就参加连里的活动,和老铁们互动,有时候是看老铁们互动(捂脸),群内的牛人也不少,多才多艺,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
关于写作,有时候还是会拖延,还是想偷懒。可是总有连长、排长、班长,温情地拿着小鞭子恰到好处地抽一抽,让你不好意思停下来。再加上,训练营设计了一次打卡任务不完成就直接扣除押金的游戏规则,损失厌恶也让我不能停下来。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克服拖延症的小秘籍,文末总结处再说。
所以,训练营没给我停下来的理由。
就这样,每天都带着些期待,希望知道今天有什么新的阅读内容,新的思维启发点,新的活动安排;每天也带着些压力,早上开始就带着要写文章的小压力,开始构思写作思路,在脑子里搜索素材,然后告诉自己,开始动笔吧;也带着些成就感,当看到文章从10篇、15篇到20篇,都一笔一笔写出来了,而且还有一篇文章获得了当日最佳,一篇获得了当日最佳提名,看着老铁们在文章下面的留言,还是很开心的;还有一些些自豪感,因为我自己也加入了采访组,看到我参与的采访活动,得到大家的喜爱,引出大家那么多的切身的体会和思考,心里美美哒。
我知道,训练营是特别美的一道风景线,而我也渐渐成为了这风景的一部分。
003 我有什么收获
22天,转瞬即逝。只恨,旅途太短。
22天前的我,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首先,养成了一个习惯。我重拾了写作这件事,那么多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在这22天做到了,每天写一篇文章。质量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但因为持续在写,所以我从中得出了关于写文章的几点体会。
第一, 不断地写。
要尝试各种题材,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你才会发现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是什么,最熟悉的内容是什么。写作的本质是“我手写我心”,写作的本质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只有自己非常熟悉,让写作的内容和自己有种近似融为一体的感觉,才能写出好文章。
另外,不断地写也可以让自己保持“写感”,坐下来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要些什么,写下去,内容似乎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第二, 素材的积累。
不停地写,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还有挺多话题能写的,写着写着,你会发现,其实你能写的非常有限,这个有限,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你所积累的素材限定的。
如何积累素材?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和敏感,把你所经历的场景中的人和事都当作写作的素材,带着了解和理解的心去观察生活,去热爱生活;保持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你需要阅读优秀的作品,并且在过程中保持思考,保持与作者的对话。
高质量的输入,才会带来高质量的输出。
第三, 好文章是匠心天成。
好的文章很像好的雕塑作品,不光需要艺术家般的灵感让它“自然而然”地发生,还需要匠者精神,具有全局视角搭好框架,用一刀一刀的精细雕刻,最终给人美的享受。
回顾我的今日最佳文章《从丘吉尔战时演讲看演讲的秘密》诞生的过程,也恰恰符合这两点。那段时间看电影《至暗时刻》被深深打动,所以打卡文章要写关于演讲主题时,自然想到丘吉尔,于是构思和成文。成文后自己朗读,每朗读一遍,都发现有语句或情感不到位的地方,再回过头去修改,修改了几次,最后自己觉得满意了,也顺利拿下了今日最佳,总算没有辜负这么好的素材。
其次,是理念的改变。过去我倾向于认为很多事情,比如写作,比如锻炼,要坚持下去,需要强大的自制能力,需要不断给自己打鸡血,所以失败的机率比较高。训练营让我意识到,行为的改变,可以不需要那么痛苦。认识我们的大脑结构,遵从大脑的规律,做到并没有想象地那么难。
比如写作这件事,之所以想做而没有坚持下去,就在于缺少一个说服大脑立刻动起来的无法拒绝的理由。而在训练营我学会了“5分钟工作法”。5分钟工作法说的是,如果你要做某件事但是又不想做,可以告诉自己,先做5分钟。5分钟,因为时间够短,短到大脑没有拒绝的理由,同时,5分钟,又给了大脑一定的时间,让它进入“做下去”的惯性里。靠着“5分钟工作法”,我很大程度上治愈了自己,重拾了写作这个爱好。
当然,这只是应用在写作上,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换到工作、生活的其它领域,也同样适用。掌握了恰当的方法,我们可以省去好多不必要的自我消耗。
写到这里,也想对自己说:行胜于知,好好行动吧!Work smart,更聪明地行动吧!
感谢行动训练营,感谢猫叔。
剽悍一只猫 行动训练营 飓风二连 5班 19-不做理论王老五
2018年4月2日 早上6:00 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