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关闭
孟津区579名教师参加“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
原创 周海强 沧海弦月 2022-12-22 10:58 发表于河南
收录于合集
#孟津区
#义务教育
#数学11个
#教研1个
洛阳市中小学教研室于2022 年12 月21 日下午举办了全市小学数学学科新课标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以“践行新课标 教研共成长”为主题,聚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目标,围绕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量感”,开展了以课标共读、教材共研、课例精备和教研精修为路径的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展示了我市小学数学团队的的行动和思考。孟津区小学数学教师579人参加研讨活动,为我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朝阳镇中心校张东亮老师说:今天下午听了小学数学《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感悟颇多。数感是数出来的,同样的,量感应该是量出来的。在量感的培养上,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多层次的体验中深度感知,可感、可触、可视、可估到实实在在的“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一缕春风能拂起一池潋滟波澜,一场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情怀。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有效地帮助教师们理解了新课标中“量感”的内涵,同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数学课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变得灵动有趣,彰显其育人价值。
朝阳镇煤窑新村小学 李晓燕:通过今天数学课例式研讨活动,学习新课标,使我更加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生活即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朝阳镇煤窑新村小学 赵晓峰:通过一下午聆听几位专家结合具体课例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使我受益很多,深切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只有细读、熟悉新课标,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才能为我们的教学厘定正确方向。而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聚焦“度量”本质,比如“毫米的认识”课例中,教学设计紧密贴近生活,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等方式进行教学,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具备了“指尖数学”的意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关注学生的数感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才能助推“量感”真正的生长。
朝阳镇煤窑新村小学马建霞:通过一下午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更加认识到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要快速地转变观念,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做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对课标的落实,从而助推“量感”真正的生长。
朝阳镇煤窑新村小学 牛梦妍: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总之,这次的培训收获良多,钻研教材这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更准确到位。
朝阳镇煤窑新村小学 庆金婷: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是只着眼于教师教的活动,而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课虽然听完了,但反思却仍在继续,我要及时纠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奋起直追,争取早日找到课堂教学的真谛,达到教学效果的更优化。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朝阳镇第三中心小学 卫琳琳:通过本次线上学习,使我更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课标主要凸显了“四个深化”。一是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细化到小学学习阶段的11个,初中阶段的9个核心词、关键词贯穿于课标中的字里行问,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二是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结构化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更注重结构化,尤其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更加关注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三是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习方式变革;四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了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新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地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因此,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学习好课改后的内容,丰富自身,提高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改革的步伐,在行动中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朝阳镇第三中心小学 徐怡雯: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核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这样的教学使得书本成了课堂中的核心,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新课标则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数学教学的关注重点的不再是以往的课本知识,而是学生的在学习时的一种体验。对于学习过程的注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学习变得主动并且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生活即数学。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三、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模式多元化。数学教学已经摆脱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学的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这些成为了上课中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充当"灌输"的角色,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主模式"领悟"到数学知识,再通过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深入细致地学习和理解。实施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
朝阳镇第三中心小学 孟娅菲:通过今天远程学习洛阳市数学研讨活动,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江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三、学习模式的多元化。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颙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究,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会盟镇中心校:共有59名数学教师参与了培训。通过培训,大家进一步理解了课标,弄清了教研的研究点在于研读新课标,聚焦具体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关注有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课堂的关注点在于强化真实情景和核心问题的设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得上。总之,培训很有意义,对大家帮助很大。
平乐镇共51人参加了培训,根据各校参与教师的反馈,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一是“直观感知”:“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二是“选择”:“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三是“估计”:“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所谓量感的感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够使学生明确认知具体化的个数、重量等,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今天的学习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小学生量感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依托学生周围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借助动手操作、估测与对比加深学生对量的感知,再经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完善学生对各种量的建模,实现对学生量感的有效培养。
第三实验小学:共有40个教学班,40位数学老师全部参加了本次“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践行新课标,教研共成长”教研活动如期举行。通过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对教材的对比梳理,统一构建,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也唱出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真谛。行知小学数学组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充分相信孩子,给予学生最大的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网上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在“双减”背景下备好能力和实践的学习交流。
麻屯镇中心校:麻屯镇参加培训59人,通过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几位老师关于《毫米的认识》这节课例的探索,反映了在新课标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自学,同时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好的培养时代新人。
吉利小学:本次的数学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到了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让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同时注重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善于处理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和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聚焦“度量”本质。比如“毫米的认识”课例中,教学设计紧密贴近生活,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等方式进行教学,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关注学生的数感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才能助推“量感”真正的生长。
坡底小学:12月21日下午,我校六位数学老师认真观看了《践行新课标 教研共成长》,即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本次四位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们对低年级学段中的测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毫米的认识”这节课的认知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教研落到实处,并在课堂中好好实践。
阳光小学于巧玲: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注重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以为学生引导活动的舞台,教学中调整学习的方向,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阳光小学 张倩:和以前相比,新课程标准突出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阳光小学 刘伊:听了刘宁宁老师“毫米的认识”课例。对我影响比较大,她从实践出发,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毫米这个较小的量,存在的意义,让数学工具性更强。她从“画一画”,“比一比”,“估一估”这样简单的生活中的活动,使用日常物品,让尺子与生活物品结合,让度量与常见物品相联系,自然学习到知识。真正践行“生活即数学”,我要向她学习。
阳光小学张志松: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阳光小学王雅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新课程中,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艺术能力,师生彼此间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教与学的氛围是轻松和谐的,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阳光小学张秋菊: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学其他学校老师的优秀教学方式,并进行归纳总结,转变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今天还学习到在讲授图形的时候,还可以从图形重要的是培养学什么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后在讲这一块的时候多找各种图形的模型,来给大家观看,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来加深对图型的了解。
阳光小学 席发展: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使我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新区实验小学:12月21日我校组织数学教师参加洛阳市教研室的课例研讨活动,共8人参加,老师们认真参与听课并记录,感触颇多。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过程。行知小学在课前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与深入解读厘定方向;温老师的教研团队躬耕课堂,组内共学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最大的探索空间;刘老师运用主题活动,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探索“综合与实践”的校本化应用,最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后张主任指出要扎根课堂,研究量感,从实际的情境入手,经历具体的操作过程,最终形成具体实际的量感。老师们表示这次培训为我们培养学生的量感提供了行动路径与可行办法,会继续深入课堂实践,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育才学校:共有45名数学老师参与了培训。通过培训,我们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后期教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借鉴实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建设共学组,开展组内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累加。总之,这次培训非常有价值。
白鹤镇中心校:12月21日下午,白鹤镇共43名数学教师参加了“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家研讨活动”。四位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鲜活的教学课例详细解读新课标,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数学教师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
送庄镇中心校:今天下午线上参加了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在听张老师讲的有关量的意义和理解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感悟量的意义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而且会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用拃作单位量课桌的长,根据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所量的拃数也是不同的;而且还要学生能依托想象内化,建立“单位量”的表象,例如,学习四年级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学生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可以课前让学生在操场上围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感受一下100平方米的大小,在这个基础上去鼓励学生想象公顷的实际大小等。张老师讲的理论联系实际,让我受益匪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送庄镇中心小学 魏丽卿:量感这一词原来教学中多多少少都有涉及,但这次的培训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体验、感受“量感”。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量”,感受“量感”的存在。生活中常见的“量”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较直观的“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量”可以具体表现出来 。二是较抽象的“量”,如:质量单位的千克、克和时间单位的时、分等,这类“量”只可意会、难以言教。因此我认为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因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自己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东西了。又如,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可以让学生亲自比一比、说一说“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1米到我这儿”“讲台桌大约有1米长”,这些都是学生对1米的独特体验。如:质量单位千克、克,可以通过拈一拈、提一提等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体验!千克到底有多重 如,时间单位时、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活动来让学生获得对时,分有多久的亲身体验。如,体验1分钟有多长:可以播放一分钟的音乐 可以做一分钟的口算题 可测一分钟的脉搏等等。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有多长、有多重、有多久,而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量”,发展学生的“量感”。
横水中心小学 崔娟娟:1、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环境。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手段更新颖,课堂气氛更活跃。多媒体教学开展的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观地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此次活动中的几节数学课,都能做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效果都很好,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低年级教师为了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修改,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进行教学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些都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在引导学生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学生主动性与教学评价。在高年级组的示范课中,老师的复习课让我受益良多。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听课中,很少遇见复习课,老师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总结好知识框架,注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生都做“小老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难解题,老师及时的进行指导。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做好:1、多与其他教师之间进行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2、加强课后反思,记录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记录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3、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牢固树立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宗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实际问题。
城关镇中心小学 贾嘉: 今天参加了洛阳市教研组组织的线上专题研讨活动,在研讨中融合课例具体分析,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新课标的内容在于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比如《毫米的认识》这节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感受概念的应用和价值。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是概念学习的必要原则,尤其是长度单位概念,需要让学生不断在测量活动中感知不同单位的实际长度,在实际应用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范围,在灵活解决问题中体验长度单位的内在价值。这节实例来让学生感知“1毫米”这一数学概念,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今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利用好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让我的数学课堂更生动形象、更贴近生活。
城关镇中心小学 郭小林:关于量的估测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比如估测时间时,首先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一个“标准”。1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做一次眼保健操5分钟。有了这些标准,就不难估测出经过时间的长短。又如在估测长度时,可以事先通过测算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1步有多长,在具体估测时可以通过跨步的方式进行辅助,等等。经常这样练习,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测量能力都能得到提高,量感的形成也会更加稳固。在运算中,促进对“量”的内化。认识1克和1千克两个标准量后,再进一步学习1吨有多重,显然在用称的活动已经不太方便,那么可以借助对标准量的运算来实现。在认识吨时,学生可以先体验100千克,再根据倍数关系运算推想到1吨,是100个100千克物体的叠加,从而有效把握计量大物体的质量单位“吨”。这样我们将标准量和运算知识相结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量”的内化。
一实小:第一实验小学35名数学教师参加了今天下午的线上培训。通过培训,我们对量感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新课程标准中对量感的强调是符合数学教学需要的,而研究量感与量感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尽之事。我们不仅要对量感的内涵和价值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借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切实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培训在这一方面为我们今后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第一实验小学 王莹莹:非常感谢洛阳市教研室提供的这次网上学习的机会,洛龙区几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使我们对量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这已经得到老师们的认同,并被老师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对于量感,相对来说还比较陌生。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在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量感”。 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学生起始阶段对量的感性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不稳定的,需要通过反复体验来积累自身经验。 量感的建立与学生的经验有关。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活动经验,量感的建立根本无从谈起。如建立1 千克的量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购买1千克的水果,看看有多少个?通过拎一拎、看一看等方式感知1千克,再通过实践,让学生从一堆苹果中挑选出约1 千克苹果,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与量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其中运算是一致的,数和量是整体的,犹如硬币的两面,难以剥离。我们不仅要对量感的内涵和价值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借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切实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石碑凹小学:石小参加研讨活动人数3人。这次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无论是从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解这次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无论是从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解决上,都给我指明了方向,我感谢这次培训,今后我会将所领悟到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决上,都给我指明了方向,我感谢这次培训,今后我会将所领悟到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主动思考,正确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反思教学,不能被学生特别是部分学生的表象所蒙蔽,一定拨开云雾找出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体会学*一个新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有孩子们主动想知道某种事物或知识,那么这个事物或知识才能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
常袋初中六年级:常袋初中六年级参加研讨活动人数2人。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常袋镇马岭小学:马岭小学参加研讨活动人数2人。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改革,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学情境中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时,我们往往是从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从而构建数学模型,最后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知识的学习转入到生活中去。同时教师也要以学生为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袋镇姚凹小学:姚凹小学参加研讨人数2人。今天一下午都在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没有想到数学课也可以如此的有趣。在我的认知当中,数学课可能就是讲授课本上的内容。适当补充一些难的题目和数学的文化知识。经过这次研讨培训使我认识到了数学充满了更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无一不例外的都是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近来新课标的颁布、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界对数学的关键能力和数学文化关注比较多,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能够看出数学品格是数学核心的素养应有之义,思维的严谨性和理性的精神是数学品格的核心,前者包括思维缜密,有理有据,一丝不苟,规则意识等或者包含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常于质疑,善于发现,反思求 真务实,丰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品格培养的策略包含情境浸润化,以危险反复浸透体验议会,反思内化实践应用,这些都为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实践抓手。 我所理解的数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与教学当中。但是从社团活动主题活动,校本课堂实施来点缀课堂的现状上,我还缺乏一些经验。 从示范课上来看,在学生主题活动部分,将数学文化与学生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让更多学生喜欢数学,做数学的小主人,进而通过活动引领培养学生的“量感”。 老师对于学生的引领,老师对于课程的开发,老师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在今天的分享当中,也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课程实践就在身边。就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把它做得很细致。而不是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就丢给学生做一个思维导图。做完也没有点评,那又是一个无效的实践作业。看到洛龙区小学的几个示范的视频,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方方面面千变万化。 对于低年级我们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用爱玩会玩的传统游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反应速度。而在中高年级当中,从实现会玩到会玩的转变,辩证思考,游戏当中不输的方法发现规律,调整规则,最终达到开创游戏的目标。从整个过程当中看来老师在之前和之后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真的是师通六脉。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了学生会想事会做事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这也正是我们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帮助人民认识和理解表达现实世界的本领关系和规律。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这也是课标的要求所在。在今天的教研培训当中,也让我感受到了教师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链接好教材与教材的知识结构,要关联好生活和生活经验共振,同时要融合学科,让学生的视野拓宽。所以后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比如说在活动当中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发展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去沾数学,让数学文化跃然纸上,让学生去画数学,让数学文化妙趣横生,组织学生演数学,让数学文化点亮舞台,培养学生玩数学,让数学文化浸润校园。
常袋镇中心小学:常袋镇中心小学参加研讨活动人数8人。此次教研活动,通过对“毫米的认识”为例的教学行动与思考,让我们实际感受到数学知识不应只是枯燥和抽象的,而是以学生的兴趣出发,与学生真实的、具体的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数学课上,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从而让学生对“量感”有真正意义上的体会,而这些真实的体会远比老师直接告知或讲解更有效。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从实际出发,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高效数学课堂。
常袋镇东地小学 梁金金:今天有幸参加了洛阳市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践行新课标 教研共成长》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感谢洛龙区各位优秀教师的分享,让我们对数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了以下感触:一、数学来源于生活,重视真实情景的创设。无论在刘宁宁老师《毫米的认识》主题研究课中,还是其他老师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她们对真实情境创设的重视,从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教材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关于长度单位毫米的量感,从而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并从学科融合中感受量感,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为之感动和敬佩。反观到了自己的不足。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对于学习基础知识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作为一名教师,总认为基础知识过于简单,所以认为这对于学生而言也很简单。这种想法和观点是错误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并不成熟,接受新事物复杂程度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我们自认为简单的事情,其实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今天从洛龙区各位优秀教师的分享中我更加认识到了这一点,任何知识的传授如果不能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出发,到头来不过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三、细节决定成败。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每个环节的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句话,名师们都用敏锐洞察力,机智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归纳数学知识。这就让我更加体会到: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把握本课的切入点,关注知识的重点,抓住课堂生成点,突破知识的难点,落实学生的终点,不可平均用力,教师不要包办,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归纳,培养量感。 这次的学习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名师们娴熟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对新理念纯熟运用的能力,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送庄小学:12月21日下午,送庄小学有3位数学老师参与了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收获颇多。老师们都认为,要注重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特别是核心素养中的量感,正是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要让学生知道度量的神奇之处和伟大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总之,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河阳小学 童艳粉:2022年12月21日,有幸聆听了张宝琴、温娜娜、刘宁宁等几位老师的课例展示,从中收获满满。认识到数学是建立在数与量上的一门学科。对量的感知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的学习。她们几个在毫米的认识中,对几个版本的对比呈现 ,对教学方法的层层剖析,对资料查询的细致入微都让我感动,决定在今后教学中多运用新课标的标准指导自己稳步前进。
河阳小学 张延利:今天下午参加了“践行新课标,教研共成长”~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洛龙区行知小学几位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在教学“长度单位"过程中对新课标的践行,使我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在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引导下发展学生的量感,即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可测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达到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身边常见的物体长度,会进行测量。
河阳小学 程莉霞:"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提升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与分享。通过研讨,让每位老师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授课技巧。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教学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老教师们宝贵的经验和技能。我想接下来我会努力去学习消化这些知识、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河阳小学 刘香英:课标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标”,以理论指导课堂,将新的教学理论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着力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效课堂。
二实小:12月21日下午,二实小有七位数学教师参与了洛阳市小学数学学科课例式解读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此次学习,我们感觉收获颇丰。首先是我们对量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所谓量感,简而言之,就是对量的感受。量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正是由于量感是一种感觉,教学效果不明显,因而在教学中容易被教师所轻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领学生经历物体的量的意义的学习建构,努力将“量感”培养植入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体验“物体的量”,形成学生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促进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其次,我们明白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在量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深度参与认知,形成经验,借助身体动作触摸,帮助学生理解量的概念,感受量的大小。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一个真实的故事
聊聊我们自己的故事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命运的鸿沟
卢克文工作室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一个家最好的模样:勤翻书,少翻脸,懂翻篇
男孩派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