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我对粤语歌曲狂热的时期。我现在会把那种狂热理解为青春躁动。这种躁动,有的人表现为行为上的反叛、思想上的出窍,而我则表现为追求小众趣味,标示自己的独特。当时我听很多粤语歌,老到陈百强,新到陈奕迅。这个地方我想多说一点废话,那时候陈奕迅在内地并非像现在一样受追捧,那些年被他的歌感动得眼泛热泪(可能是真感动,也可能是为了提高逼格),就是找不到人交流,不像现在,随便碰见一个人他就恨不得把浮夸等诸如此类的歌从技战术层面给你剖析一遍。扯远了,回来。
后来,一次去卡拉OK(是的,你没看错,不是KTV),大哥唱了一首《月半小夜曲》,我似打通任督二脉,粤语歌曲可以是这么怀旧的,除了千千阙歌、光辉岁月般的怀旧,还可以这样。此歌mv的画面,带我回到了黄日华射雕英雄传的时代。电视里的太阳是一个简陋的发光纸板(无不敬之意,这是我的第一感受),而这首mv中的布景就像盗用了电视剧的布景,只是把太阳换成花花草草。看着这首歌的画面,再配上他的嗓子,就像坐时光机飞回了7、8岁的时候,不仅有翁美玲、有“依稀往梦似曾见”、还有那年藏在沙发底下的一毛钱零食。
那时候,我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了怀旧的意味。
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知道他不仅仅是《法网伊人》里的高志朗,和在舞台上踏着小碎步、扭着小蛮腰的《红日》演唱者。
我开始疯狂听他的歌。当年上网还只能去网吧,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通常去上网都是为了下载歌曲,哥哥送了我一个半坏不好的MP3。有一次整个下午都在把他的歌搬进储存器里。月半小夜曲、深深深、护花使者、一生不变、一生中最爱……当时的心情用兴奋完全不足以形容,只能是上厕所捡到钱能比拟。
所以,我听他的歌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对于他的情感并不是崇拜,我从没买过他的专辑,没有主动搜索过他的消息。可是我现在想想,觉得他对我真的太重要,马尔克斯第一次看卡夫卡的《变形记》知道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而我第一次认真听完他的歌,知道原来香港还可以这样表达。
我没去过香港,可电视里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旺角,《旺角卡门》、《旺角黑夜》或者众多TVB电视剧,它出镜率最高。而每当我听他的歌曲是,总会想香港的旺角。历史的沉淀他有、现代的元素他有,还有在两种文化夹缝中子生长的东西,看似混搭,但又很纯粹。
所以,每当有朋友让我推荐粤语歌曲的时候,我一定首先推荐他的。在我的心中,他可以代表香港最纯粹的声音。
是的,我并不只是在赤裸裸地表达我对他气质的喜爱,其实还有对去年他在我这座城市开演唱会我没去这个事实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