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那么这个风动和幡动究竟象征什么?心动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要如何才能做到心不动呢?
印宗禅师认出了惠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问道:“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五祖弘忍究竟传授了惠能什么奥义?惠能又会和印宗禅师说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五祖弘仁的观点。
五祖当年要传授衣钵,让大家各作一偈。说过一句话,“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般若就是智慧,自看就是看本心,本心原是无上智慧,般若之性。前后两句话相互补充。
弘忍的意思并不是说,你们去各显神通,展示各自智慧。他在陈述要求时已经暗示了答案: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本性就是佛性。无上智慧,般若之性,不在外面,而在内里。每一个人都是佛性具足的。所以成佛不是往外寻求,而是往内寻求,成佛的关键不是讲学,也不是修行,而是心悟,发现真正的自我,认识真正的自我,行动真正的自我,由内向外,自然而然。
在这样的指导下,神秀写的是“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神秀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外面的拂拭功夫上。对心虽然有明的认可,但明镜台的比喻,说明他还是没有把普通人的本心等同于完满无缺,不惹尘埃的佛性。从这两点来看,他还是没有明白五祖弘忍的深心。
弘忍对神秀的此偈的评价是,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弘忍的“佛性不向外面去求”,正如孟子的“性善非由外铄我”,无论是宗教的教育家,还是哲学的教育家,都要把最高的境界定义为是你自己内心原本就有的。“轮刀上阵”,“一切时中”。
“一切时中”,人生有戒惧谨慎的时候,有庸散疲懒的时候。“轮刀上阵”,也可卸马解甲,人生有紧迫忙乱的时候,也有敞裕宽闲的时候。如果这个义理,如果这个境界,不是深植于你的内心,与你的内心,你的自我本为一体,而是一个外取来的,外铄来的,讲经得来的,坐禅得来的,那么,紧迫忙乱的时候又怎么带得了,自身之外的东西呢?庸散闲懒的时候又怎么持得了,身心以外的物什呢?
人能随身而行并且终身无法摆脱的,无非是自己的内心和影子:看见自己真正的内心,发现内心原有的佛性,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就像在匆匆追求的旅程中,一低下头,在明河中看见自己的影子一样。
不用外在的驿马星动,不用外在的跋山涉水,不用外在的风尘仆仆,归根到底,是要在自己内心里求,内心的驿马星动,内心的跋山涉水,内心的风尘仆仆。
于是一悟一切悟,一真一切真,见万法无滞,万境自如如。
这大约是五祖弘忍的意思。所以他的弟子惠能回答印宗禅师说,“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说,只论发见自己本性,不谈坐禅入定,也不谈涅槃解脱。
坐禅入定是外在的功夫,自然不谈。可是为什么连涅槃解脱也不谈了呢?涅槃解脱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心动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