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波
东北大酱是东北的一种特色酱种,主要有豆瓣酱和盘酱两种。现在比较流行的只有豆瓣酱。大酱源于满族,是满族的传统食品,后来流传到东北各地。
满族人做大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就“以豆为料,制作豆酱”。努尔哈赤领军打仗时也让军厨带上大酱,既方便又有营养,大大提高了八旗军的战斗力,打了许多胜仗。清宫御膳食中,常常要备有一碟生酱和蘸酱菜。
大酱可以调节食物的咸淡,营养非常丰富,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传承至今,一直是餐桌上的美食。
我的家乡榆树素有“粮豆之乡”的美称,用榆树大豆制作的大酱,更是酱香浓郁,富含营养,不含防腐剂。现在榆树农村大多数人家还制作大酱。因各人手法不同,每家做出的大酱味道都有差别,我母亲做的大酱非常香,至今难忘。
家乡的人们烀豆,制作大酱的时间一般都在旧历的二月份。制作大酱要先准备好黄豆,将黄豆挑选好,洗干净,然后将豆子加水放在大锅里烀。水要适量,水少了糊底,水多了烀好的豆子会稀,做大酱块不容易成型。烀豆时可以中途加水,母亲制作大酱很有经验,黄豆煮熟了,母亲掀起锅盖看看水量,然后豆子上下翻动一遍,顺便盛出一大碗黄豆,在里面拌上盐面和葱花,很好吃。如果水少了,就加点水,但一定要加开水。然后盖上锅盖继续烧火。直到把豆子烀烂,呈红色,锅里几近无汤为止。接着将烀好的豆子用酱杵子捣碎成泥状,我家没有酱杵子,母亲就用菜刀剁豆子,将剁细剁碎的部分盛出装盆,其余的继续剁。将盛出的碎豆在盆里用力按压使之成块,然后放在桌子上轻摔做成长方形,不能用力摔,还最好趁热,否则容易开裂。我母亲做的酱块大小均匀,紧实,平整、光滑、不开裂。
把做好的酱块放在板上,隔几个小时翻动一次。放置一夜,酱块表面形成一层硬皮,就可以包起来,里面用白纸,外面用牛皮纸或报纸,再用细绳把酱块缠好,将包好的酱块放到适当的地方,温度不能太低,不然酱块不容易发酵。
一般酱块要放两个月左右,榆树大多数人家都在旧历四月二十八下酱。拿出酱块,去掉包纸,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表面长着霉菌。然后要烧些热水,把酱块放到锅里,用刷子刷洗干净,再把酱块掰成几块,放在阳光下晾晒。
下酱前要先准备好酱缸,在酱缸下面垫上砖块。备好盐和水,水要进行澄清,然后把晒好的大酱块掰成小块放入缸里,再放盐,豆和盐的比例一般是10:6左右,之后倒入清水,水要适量。大酱好吃水质也很重要,以前没有自来水,吃的都是大井水,下酱时宁可多走几里路,一定要选好的井水。小时侯,老家北岗上的井水好,清澈甘甜,下酱的日子,大清早那里的井旁就排起了队,我家下酱也去那里挑水。
酱块入缸后还需要发酵,下缸三天之后,每天要用酱耙(一块长约十二厘米,宽约十厘米,厚约三厘米的木板,中间凿个方孔,然后安个木杆)来搅动大酱,俗称“打酱缸”。酱耙在缸里一上一下,大酱泛起一圈一圈的酱花,酱中的杂质就浮在水面上,用勺子把浮在水面上的沫子撇净。打酱缸每次至少要二十分钟以上,连续要打一个月左右,这样大酱才好吃,酱缸要用透气不透灰的白布蒙上,在阳光下晒,下雨天一定要盖好酱缸,防止雨水进入,以前都是用秫秸皮编的酱帽子,(呈圆锥形),来盖酱缸,后来才有了铁酱帽子,大酱里如果进了雨水就容易生蛆,生蛆就麻烦了,打酱缸时还要用筷子往出挑。有一年下大酱,一次母亲出去挖野菜,走的时候还晴空万里,过了一会就阴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母亲惦记着家里的酱缸还没盖,急忙往家跑,到家一看,酱缸已经盖上了,母亲这才松了一口气。后来才知道是邻居王婶帮忙盖的。如果酱缸进去雨水多了,酱就不好吃了。
大酱约一个月左右才能发酵,发酵后就不用经常打酱缸了,发好的酱呈黄红色,打酱缸时,飘散出浓郁的酱香味,这时就可以吃了。
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困难,有时吃饭时没有菜,就吃点葱蘸大酱,吃起来也很香。酱茄子、酱土豆、鸡蛋酱,用酱制作的许多菜肴都非常好吃,我特别喜欢母亲腌制的酱缸咸菜。那时,每到秋天,母亲用一个纱布口袋,里面装上小辣椒、大辣椒瓣、芹菜叶、香菜、小豆角、胡萝卜条、焯土豆条,扎紧口袋放到酱缸里。到了冬天就是餐桌上的美味,吃起来清脆可口,开胃下饭。
在城里居住十几年,母亲早已去世,再也吃不到家乡母亲做的大酱了,但那种大酱香和关于大酱的往事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